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施氏之邻

施氏之邻

列子.说符》:“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求取)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指负责教导的官师)。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悦之,以为军正(通“政”)。禄富其家,爵荣其亲。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古时的一种刑罚,男子割势)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攝(迫近)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古代砍掉脚的酷刑)之而还诸鲁。既反(返),孟氏之父子叩胸而让(责备)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时,指时机,时势)。子道与吾道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此用与不用,无定是非也。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系是),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困窘)哉!’孟氏父子舍然(舍通释,释然是形容疑虑消除)无愠容,曰:‘吾知之矣,子勿重言。’”

施氏的邻人孟氏不顾时机事势,只知盲目机械地照搬施氏富家荣亲的方法,以致遭到不幸,事归失败。

后因以“施氏之邻”的典故,常讽刺比喻那种只知死搬硬套不知因时因势灵活权变处理问题的教条主义者。


猜你喜欢

  • 沐猴而冠

    讽刺项羽是猴儿戴人帽,外表像人样,却无见识才能,难成大事业。后以此典形容人徒具仪表,而无内才;或指人暴躁轻浮,不能成就大事。项羽摆鸿门宴想杀刘邦未成,引兵西进咸阳,杀死秦王子婴,焚烧秦王宫室,大火燃烧

  • 繁花一县

    同“河阳一县花”。唐卢纶《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阳徐少府》诗:“颍阳春色似河阳,一望繁花一县香。”

  • 七手八脚

    形容手脚之多。清代翟灏《通俗编.身体.七手八脚》:“《五灯会元》:德光上堂偈云: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顺逆,打成一片。”后多用来比喻人多动作纷乱。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 黑漆皮灯笼

    元代歌谣中讽刺官吏贪赃纳贿,置民间疾苦于不问,谓之“黑漆皮灯笼”。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九记载:元朝至正年间,朝廷遣使去各地了解民间疾苦,使者却贪赃纳贿,恣肆搜刮,于是百姓讥刺道:“官吏黑漆皮灯笼,

  • 马头无角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喻指处于困境,愿望未能实现。唐元稹《送友封》诗之二:“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 王贡约

    源见“弹冠相庆”。喻指引荐朋友入仕。清黄景仁《怀方仲介闵中》诗:“夙负王贡约,今阻羊 何俦。”

  • 酌流霞

    源见“流霞”。谓饮美酒。唐韦述《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

  • 剖心之讥

    源见“截胫剖心”。谓枉杀忠臣为人所非议。《后汉书.李云传》:“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复议于世。”

  • 杯中之物

    见“杯中物”。《喻世明言》卷5:“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闷来时只是饮酒,尽醉方休,日常饭食,有一顿,没一顿,都不计较,单少不得~。”【词语杯中之物】  成语:杯中之物汉语大词典:杯中之物

  • 东门吴

    《战国策.秦策三》:“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后因以“东门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