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东山丝竹”。指中年之后以丝竹之乐排遣伤感。李详《上巳携刘氏两生坐小沙渡修禊作此示之》诗之一:“不省右军哀乐意,令人回忆永和初。”
同“赵五娘”。元无名氏《村乐堂》四折:“放着你那筑坟台女赵贞,索甚么闲评论?”【词语赵贞】 汉语大词典:赵贞
《汉书》卷七十一《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汉代儒生的服饰是宽袍大带。后遂用为咏儒生之典。唐.韦承贻《策试夜潜纪长句于都堂西南隅》诗:“褒衣博带满尘埃,独自都堂纳卷回。”
元代歌谣中讽刺官吏贪赃纳贿,置民间疾苦于不问,谓之“黑漆皮灯笼”。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九记载:元朝至正年间,朝廷遣使去各地了解民间疾苦,使者却贪赃纳贿,恣肆搜刮,于是百姓讥刺道:“官吏黑漆皮灯笼,
古代礼制规定男女结婚年龄为:男子三十,女子二十。语出《周礼.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
源见“乌鹊填桥”。指牛郎 织女七夕相会。宋谢逸《减字木兰花.七夕》词:“桥横乌鹊,不负年年云外约。”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三三《可叹》诗:“天上浮云如(一作“似”)白衣,斯须改变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无事无不有……”这首七古是诗人为他当时一位朋友王季友写的。王季友家贫,早年以卖履谋生,他
源见“杨朱泣歧路”。指为复杂坎坷的人生道路感到迷惘而忧伤。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爱憎防杜挚,悲叹似杨朱。”
源见“郢匠挥斤”。指删改。五代齐己《山中春怀》诗:“所得或忧逢郢刃,凡言皆欲夺天机。”【词语郢刃】 汉语大词典:郢刃
《三国志.吴书.吴主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历》:“曹公出濡须(水名,在安徽巢县,源出巢湖,至无为县东入长江。此指出濡须口。下文须口,即濡须口),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