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斗筲之人

斗筲之人

比喻才智短浅,见识浅薄,器量狭小之人。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他怎样做才够得上士。孔子回答他,能够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出使各国能圆满完成君主的使命,就可以算士了。子贡又问,那么次一等的怎样?孔子说,家族中称赞他能孝顺长辈,乡里也称颂他尊敬长者。子贡说,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言语有信用,行为有结果,这都是些不问是非而只管贯彻自己言行的小人,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又问,那么当今的执政者又怎么样呢?孔子说。他们不过是些器量偏狭才能低下之辈,和士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啊!

【出典】:

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径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才,质薄学朽。”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而遽起大第,崇饰玩好,非所以垂令德,示无穷也。”


偏正 斗、筲,盛物的小器具。比喻度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论语·子路》:“~,何足算也!”※筲,不读作xiāo。△贬义。多用于气量方面。→鼠目寸光↔远见卓识 济世之才。 也作“斗筲小器”、“斗筲小人”、“斗筲之辈”、“斗筲之才”、“斗筲之材”、“斗筲之器”、“斗筲之徒”、“斗筲之役”、“斗筲之子”。


【词语斗筲之人】  成语:斗筲之人汉语词典:斗筲之人

猜你喜欢

  • 相公问喘

    同“丙吉问牛”。清王摅《寿京江张太夫人》诗:“尽道相公能问喘,遂令天子至垂裳。”

  • 短辕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 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蜗牛的触角。比喻微小之地。南朝 梁沈约《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亦喻微不足道的空名。明杨珽《龙膏记.投膏》:“为蜗角蹉跎光景,怕又早点霜潘鬂。”【词语蜗角】   汉

  • 东西南北客

    同“东西南北人”。宋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纶巾老子无遗策,长作东西南北客。”见“东西南北人”。【词语东西南北客】  成语:东西南北客汉语大词典:东西南北客

  • 拔本塞原

    并列 背弃本原。《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描写背弃根本。也作“拔本塞源”。【词语拔本塞原】  成语:拔本塞原汉语大词典:拔本塞原

  • 粉妆玉琢

    形容白晳可爱,有如白粉装饰的,白玉雕琢的。多用以形容雪景,也形容小孩生得白净。《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并列 像用白粉装裹,用玉雕琢。形容质地细腻白净美丽。《花月痕》

  • 散马牛

    同“散马休牛”。隋炀帝《纪辽东》诗之一:“方当销锋散马牛,旋师宴镐京。”

  • 馀刃

    源见“庖丁解牛”。喻指处事裕如的能力。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 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前为司封郎,以馀刃剸剧于计曹。”亦喻指利刃。宋苏轼《再送》诗之二:“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 返日阳戈

    同“返日戈”。柳亚子《次韵和冶公》:“反日阳戈倘可寻,如何掷杖竟成林?”

  • 梅林止渴

    源见“望梅止渴”。谓用智谋可以救急。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词语梅林止渴】  成语:梅林止渴汉语大词典:梅林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