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选烂,秀才半

文选烂,秀才半

北宋谚语,讽刺科举制度下只须熟读一部《文选》,就可举秀才。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其他 文选,指《昭明文选》。熟读《文选》,便可以成为秀才。讽刺科举取士的话。现也含有熟读诗文对写作有益之意。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8:“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水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意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用于讽刺科举取士或描写熟读诗文对写作的好处。→熟能生巧 得心应手


文选烂,秀才半”是北宋时期的谚语,意为只要熟读了 《文选》这部书,就可举秀才了。

为什么熟知 《文选》就可成为半个秀才呢? 这当然是对当时科举制度的一种讽刺了,因为取得 “秀才”资格只要这样一部书就够了。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 “国初尚 《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 ‘王孙’,梅必称 ‘驿使’,月必称 ‘望舒’,山水必称 ‘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 ‘《文选》烂,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 ( xī) 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 ‘苏文熟,吃羊肉; 苏文生,吃菜羹

文选》,《昭明文选》之简称,由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而成。选录了先秦自梁的诗文辞赋,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有六臣注、李善注,以李注为长。研究 《文选》的学问今已号称为 “选学”。“文选烂,秀才半”虽是对当时科举制度 “死读书”的一种嘲讽,然而熟读 《文选》却也是做学问、研究古代文化的一种基本功之一。所谓 “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得当是秀才”,也是就基本功而言的。


【词语文选烂,秀才半】  成语:文选烂,秀才半汉语词典:文选烂,秀才半

猜你喜欢

  • 日月居诸

    见“日居月诸”。明·李开先《祭王外祖驿丞文》:“~,时序推迁。”

  • 蟾宫折桂

    《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

  • 张翰思

    同“张翰思归”。宋刘过《题黄文叔燕堂》诗:“莼添张翰思,橘当李侯封。”

  • 棠阴

    同“棠树”。南朝梁简文帝《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讵怜。”唐刘长卿《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词语棠阴】   汉语大词典:棠阴

  • 会心处不必在远

    会心:心领神会。 使人心领神会,思想有所收获的不在地点的远近,而在于人的颖悟。语出《世说新语.言语》:“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清.李渔《闲情偶寄

  • 已而已而

    已:止。而:语气助词。 算了吧,算了吧。 表示不屑与人交往。语出《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三论“文人相轻”》:“魏先生却正走到无是非的结论的。他终于说:‘

  • 娃宫

    同“馆娃宫”。唐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之三:“半夜娃宫作战场,血腥犹杂宴时香。”

  • 言不及义

    指说话无价值,没有涉及正经道理。这是孔子指责他的一些弟子言行不按周礼办事时说的话。他说,他们整天在一起不说一句正经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对他们这样的人简直没办法。【出典】:《论语·卫灵公》:“子曰:‘

  • 无为天下先

    《老子》第七十六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认为保持自己立身行事的三条原则即柔慈、俭朴、不争天下事的风头,是非常重要

  • 断金人

    源见“同心断金”。指同心好友。唐 王传《和襄阳徐相公商贺徐副使加章绶》:“朱紫联辉照日新,芳菲全属断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