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过饰非

文过饰非

文:掩盖。过:过失。饰:掩饰。非:错误。指用虚假好听的言词来掩饰过失和错误。 陈庆镛(?-1858年),字颂南,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练习办事),累升至御史,有直谏名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及外交上丧权辱国的官员又重新起用。陈庆镛上奏认为不应起用有罪官员,希望皇帝收回成命。这本奏章呈上,宣宗道光帝嘉奖了他,并指示说:“我没有了解人的英明,以致于琦善、奕经、文蔚等人战败,出师失利,只有反回来检查责备我自己,不想推罪过给群臣。现在御史陈庆镛呈请我收回已经发布出去的命令,我不是用好听言词来掩饰自己错误的君主,我怎能袒护包庇他们呢?”又革去琦善等人已经新任命的官职,命令这些有罪官员在家里关起门来反思自己的过失。于是陈庆镛直言规劝皇帝的声誉震动了国内。

【出典】:

清史稿》卷378《陈庆镛传》11591、11593页:“庆镛上疏论刑赏失措,……疏上,宣宗嘉之,谕曰:‘朕无知人之明,以致琦善、奕经、文蔚诸人丧师失律,惟有反躬自责,不欲诿罪臣工。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复革琦善等职,令闭门思过。于是直声震海内。”

【例句】:

鲁迅《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文过饰非,差不多是一篇辩解文字。” 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 丁玲《丁玲散文集》:“我看见过去有的人在生前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打击别人,歪曲历史,很少象秋白这样坦然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并列 文:掩饰。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错。语本《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又《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何其芳《文学艺术的春天·序》:“我们固然不能把一切‘~’和‘讳疾忌医’都叫做阿Q精神,但阿Q精神却正是到达了可笑和可耻程度的‘文过饰非’和‘讳疾忌医’。”△贬义。多用于用谎言掩饰自己过失,错误。→文过遂非 掩非饰过 掩瑕藏疾 讳疾忌医↔欲盖弥彰 闻过则喜 退思补过 改过不吝。也作“护过饰非”、“饰非文过”、“饰非掩过”。


【词语文过饰非】  成语:文过饰非汉语词典:文过饰非

猜你喜欢

  • 寒盟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

  • 披裘泽畔

    源见“羊裘钓”。指严光披羊裘钓于泽中。形容高隐。清洪昇《钓台》诗:“逃却高名远俗尘,披裘泽畔独垂纶。”

  • 携高李

    唐杜甫《遣怀》诗:“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 李辈,论文入酒垆。”高指高適,李指李白。后以“携高李”指携文友。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结客少年场,携高 李,闻笛赋游梁。”

  • 披云雾,睹青天

    披开云雾,见到青天。比喻驱开黑暗,见到光明。乐广,字彦辅,南阳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晋惠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领吏部,代王戎为尚书令。其婿成都王颖和长沙王乂有隙。长沙王乂执政,对乐广心怀猜忌,加上群

  • 列土

    源见“分茅列土”。谓分封土地。《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天子,列土封疆非为诸侯,皆以为民也。”【词语列土】   汉语大词典:列土

  • 丰年兆

    源见“丰年瑞”。又,俗谚有“瑞雪兆丰年”之语。亦有以春雨或雾凇为丰年征兆的。南唐李中《喜春雨有寄》诗:“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宋强至《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

  • 相门洒扫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汉魏勃早年家贫,欲求谒齐相曹参,无以为贽,就经常在齐相舍人门外帮助洒扫。久之,舍人感到奇怪,问勃,勃曰:“愿见相君,无因,故为子扫,欲以求见。”舍人很同情,引荐他谒见曹参,荐

  • 白璧生蓝田

    源见“蓝田生玉”。喻贤子弟生于名门。元刘诜《送范主一宪郎》诗:“范君绣衣家,白璧生蓝田。”

  • 昆吾锋

    源见“昆吾”。喻指杰出人物。唐李华《寄赵七侍御》诗:“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词语昆吾锋】   汉语大词典:昆吾锋

  • 莱子承欢

    同“老莱娱亲”。清 虞名《指南公.举义》:“悲温生绝裾不犹,惭莱子承欢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