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改过自新

改过自新

指汉文帝对吴王刘濞(bì壁)宽大赦罪,使他改正过错,重新做起。后以此典比喻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刘濞(前215年——前154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刘邦侄子,封吴王,领地东阳郡(今安徽省境)、鄣郡(今江苏省西南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西北部)、会稽郡(今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浙江省大部)。他儿子刘贤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朝见汉文帝,陪伴皇太子刘启饮酒、博戏,博戏中争执起来,吴太子刘贤对皇太子刘启不恭顺,皇太子刘启拿起博戏器具击死吴太子刘贤。于是朝廷把吴太子刘贤灵柩遣送回吴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吴王刘濞怨恨说:“天下都是刘家的,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来安葬呢!”又把吴太子刘贤灵柩送回长安安葬。从此吴王刘濞逐渐失去封国藩王之礼仪,借口有病不去长安朝见汉文帝。汉文帝宽恕他的过错,赏赐吴王刘濞几案和拐杖,示意他年老不必来长安朝见。后来,汉文帝死,皇太子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重要文书图籍,位仅次于丞相,并和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晁(cháo潮)错在奏章中说:“如今吴王因为从前有吴太子刘贤事件之嫌隙,假装害病,不来朝见,按照古代法律应该处死,汉文帝不忍心,还赏赐几案和拐杖,恩德极其深厚,吴王刘濞应当改过自新。”此典又作“过改自新”。

【出典】:

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2823、2825页:“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古代游戏)。”“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dǐ底,掷击)吴太子,杀之。于是遣其丧归葬,至吴,吴王愠(yùn运。怨恨)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为!’复遣丧之长安葬。吴王由此稍失藩臣之礼,称病不朝。”“赐吴王几、杖,老,不朝。”“错为御史大夫,说上曰:‘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郄(xì戏,通“隙”,嫌隙),诈称病不朝,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例句】:

唐·白居易《议肉刑》:“其欲废之者,则曰:‘刻肤革,断支体,人主忍而用之,则恺悌侧隐之心,乖矣。’此缇萦所谓虽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由者也。” 元·施惠《幽闺记·会赦更新》:“陀满兴福,父母妻儿都杀戮,逃命潜奔,哨聚山林暂隐身,心阑意卸。天幸遭逢颁大赦,改过自新,作个清平无事人。”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80回:“子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重用。” 清·李绿园《歧路灯》14回:“谭大兄在日,毫无失德,世兄终为全器。此时不过童心未退,能知聆教,将来改过自新,只在一念。”


见“改过从新”。


【词语改过自新】  成语:改过自新汉语词典:改过自新

猜你喜欢

  • 啸咏

    啸歌吟咏,是处于和平环境中优游自乐的情景。《晋书.阮孚传》:“琅琊王裒为车骑将军……以孚为长史。帝谓曰:‘卿既统军府,郊垒多事,宜节饮也。’孚答曰:‘……皇泽遐被,贼寇敛迹,氛祲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

  • 终军请缨

    《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后因以“终军请缨”为自告奋勇请战克敌之典。

  • 彤管贻

    谓恋爱时女方的赠物。《诗.邺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管:汉代郑玄笺:“彤管,笔赤管也。”或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说:同“悦”。炜( ㄨㄟˇ wěi ):鲜明的样子

  • 刘阮天台

    南朝 宋刘义庆《幽明录》载:汉 明帝 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饥乏殆死。见大桃树,各食数枚,而饥止体充。循流而出,见一大溪,遇二女子,姿质绝妙,见刘 阮,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

  • 青精

    源见“青精饭”。传说能延年益寿的南烛木。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秘方。”【词语青精】   汉语大词典:青精

  • 隐鳞戢翼

    同“隐鳞藏彩”。《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在昔晦时,隐鳞戢翼。”吕延济注:“梁王在昔微时,暗潜其明,如龙凤隐鳞翼也。”并列 龙藏匿鳞甲,凤敛藏羽翼。比喻贤者时宜不合暂时隐居,怀才待用。南朝梁·任

  • 来暮之叹

    同“来暮歌”。何启、胡礼垣《曾论书复》:“卿云之歌,金天之颂,来暮之叹,去思之碑,无当亦无谓也。”

  • 抗颜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原谓正色,态度严正,后亦以“抗颜”指为人之师。清黄景仁《赠程生入中》诗:“抗颜已弥载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饮食不要求满足,居住不要求安逸。 意谓君子胸怀大志,对生活要求不高。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

  • 果报

    佛家语。即因果报应,谓往世种的善或恶的因,今世得其报应。《法华经.方便品》:“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无量寿经》:“行业果报。”【词语果报】   汉语大词典: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