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绛帐”。指受业生徒。唐李商隐《李卫公》诗:“绛帐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梦稀。”
同“在三之礼”。清纳兰性德《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于君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纲传》:张婴(起义军领袖)听了张纲(时为广陵太守)的劝说,“泣下,曰:荒裔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复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晨(辰
《世说新语.赏誉》:“世目李元礼(李膺)谡谡如劲松下风。”谡谡,高峻挺拔,又可释为风声。东汉李膺为人“岳峙渊清,峻貌贵重”(《李氏家传》语),颇为时人所推崇,故有“谡谡如劲松下风”之誉。后因用为咏名士
源见“郤诜丹桂”。谓科举登第。唐黄滔《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逮夫片玉升科,兼金列榜,虽登龙群彦,同戴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
同“白起坑降”。宋米芾《参赋》:“至于暴秦,袭冕而狼,赵郊坑肉,魏野封疮。”【词语赵郊坑肉】 成语:赵郊坑肉汉语大词典:赵郊坑肉
源见“樾荫”。喻求人庇荫。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夏》:“求庇于人,曰暍人,于柳下借阴耳。”述宾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周武王曾荫鹖人于樾下,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柳下借阴”比喻求人庇荫帮助。宋·胡继宗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后因以喻未得仕用或无所作为的人。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独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宋王安石《韩持国见访》诗:“余生非匏瓜,于世不无求。”【词语匏瓜】
源见“咏史船”。泛指船。清王士禛《陈生行戏送其年归阳羡》诗:“昨日渡江来,今复渡江归。运租船上苦憔悴,风高浪涌横江矶。”
殷代以十二月为正月,称为“殷正”,也作为殷历的代称,为古代“三正”之一。《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词语殷正】 汉语大词典: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