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长城自坏”。喻杀戮国家倚重的大臣。清 陈伦《张循王墓》诗:“风波万里坏长城,三字翻称廷尉平。”源见“杞妇崩城”。形容情真意挚,感发神人。明汤显祖《紫钗记.泪烛裁诗》:“若是你走阴山命不佳,俺拼了
参见:景钟
42` 同“汉箧亡书”。清钱谦益《跋宋版〈左传〉》:“其脱落在未归文靖之前,不知又几何年也!不图一旦顿还旧观,羽陵之蠹复完,河东之亡再觏。”
源见“夫唱妇随”。谓夫妻恩爱,和谐相处。明叶宪祖《鸾鎞记.鎞订》:“云窗月宇,料得难终傍,待觅个人儿相随唱。”【词语随唱】 汉语大词典:随唱
同“哭穷途”。唐杜甫《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诗:“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唐.刘餗《隋唐嘉话》下:“梁常侍徐陵聘于齐,时魏收文学北朝之秀,收录其文集以遗陵,令传之江左。陵还,济江而沈之,从者以问,陵曰:‘吾为魏公藏拙。’”南朝诗人徐陵,擅长宫体诗,在当时文坛上与北朝庾信齐名
同“塞丸泥”。明阮大铖《燕子笺.守溃》:“百二雄关,临风一剑寒。老当益壮,只手塞泥丸。”
源见“邺侯书”。形容藏书甚富。宋秦观《掩关铭》:“插架万轴兮星宿悬,口吟目披兮游圣贤。”述补 形容藏书极富。语出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宋·秦观《掩关铭》:“~兮星
源见“南楼”。指登楼吟咏赏月。宋李吕《满庭芳》词:“算庾楼吟赏,今古应同。”
《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原指声音与气味,后比喻名声或形迹。唐元稹《沂国公魏博德政碑》:“铭之戒之,以永声臭。”【词语声臭】 汉语大词典:声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