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百花盛开,全仗东风之力。及至东风力尽,百花也随之凋残。 表示韶光已逝,青春不葆。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萧国才《韶光流逝话“赋闲”》:“古人有诗云:‘东风无力
源见“乌府”。廉访使、按察使的别称。元迺贤《赋鹦鹉送偰世南廉使之南海》诗:“乌台使君午梦醒,隔帘细雨春冥冥。”【词语乌台使君】 成语:乌台使君汉语大词典:乌台使君
邦家:国家。光:光荣。 国家的光彩。 表示为国增光。语出《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絃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同“温席扇枕”。《陈书.沈炯传》:“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温枕扇席,无复成童。”并列 侍奉父母无微不至。《陈书·沈炯传》:“每跪读家书,前惧后喜,~,无复成童。”△褒义。描写侍奉父母。→孝子贤孙
也作“十行并下”、“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极快。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南朝梁皇帝,庙号太宗,梁武帝第三子。后为叛将侯景所杀。萧纲年幼时聪明敏慧过人,6岁
同“彩衣娱亲”。唐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诗:“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明陈汝元《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于堂前?”【词语彩服】 汉语大词典:彩服
源见“五君咏”。谓歌颂高尚之士。清王士禛《为幼华题五子论文图》诗:“不是颜光禄,谁当咏五君?”
同“汗流浃背”。《汉书.王陵传》:“〔周勃〕汗出洽背,愧不能对。”见“汗流浃背”。《汉书·王陵传》:“(周勃)~,愧不能对。”【词语汗出洽背】 成语:汗出洽背汉语大词典:汗出洽背
柔的吃下去,刚的吐出来,比喻欺弱避强,欺善怕恶。茹:食。《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宋代朱熹《集传》:“不茹柔,故不侮矜寡;
同“蹈海之节”。宋王安石《贾生》诗:“应须蹈东海,不但涕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