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折五鹿角

折五鹿角

源见“五鹿角折”。形容人多才雄辩,所向无敌。清 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诗:“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典源】《汉书·朱云传》:“是时,少府五鹿充宗贵幸,为《梁丘易》。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 召入, 摄(zi) 登堂, 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繇是为博士。”

【今译】 汉元帝时,少府五鹿充宗受到宠信,他精通梁丘氏的《易经》之说。宣帝当时就喜欢梁丘氏的《易》学,至元帝更是爱好,他想探讨各家《易》 说的异同,让五鹿充宗与各《易》家学派论辩。五鹿充宗既显贵又能言善辩,各家儒生莫能与之抗衡,都称病不敢来论战。有人推荐朱云,即召入,朱云撩衣登堂,昂首发问,声音洪亮。开始论辩后,连续驳倒五鹿充宗。儒生们为之传语:“五鹿犄角大又长,朱云把它折断了。”由此朱云当了博士。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辩论问难,使别人折服; 或形容人有辩才。

【典形】 五鹿何能酬、五鹿角、岳鹿折、折角、折群儒角、折五鹿、折五鹿角。

【示例】

〔五鹿何能酬〕 唐·卢照邻《咏史》之四:“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五鹿角〕 清·黄遵宪《感怀》:“戴凭席互争,五鹿角屡折。”

〔岳鹿折〕 清·张英《赠螺浮黄门》:“岳鹿折来真有胆,山龙补处自无痕。”

〔折角〕 清·黄景仁《送容甫归里》:“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

〔折群儒角〕 清·汤右曾《上玉峰徐公》:“六经屡折群儒角,九服齐扶大雅轮。”

〔折五鹿〕 清·王涛《赠唐魏公》:“雄辩惊四筵,高谈折五鹿。”

〔折五鹿角〕 清·黄师琼《题谢侍御军中学易图》:“折五鹿角敢言事,龙荒漠漠来从戎。”


猜你喜欢

  • 寒范叔

    源见“绨袍惠”。喻指贫寒落魄之人。清吴绮《水调歌头.别其年》词:“贫孺子,寒范叔,漫求怜。丈夫豪气,自应举步有云烟。”

  • 云破月来花弄影

    明月冲破云层,花在月光下摆弄身影。 形容月夜如画的景色。语出宋.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元.张寿卿《红梨花》二折:“俺只索立定身躯注着眼睛,可正是云破月来花弄影。”元.无

  • 添丁

    唐韩愈《寄卢仝》诗:“去年生儿名添丁,意令与国充耘耔。”唐卢仝生子,取名“添丁”,意为国家添一丁役,大文学家韩愈寄诗庆贺。后以“添丁”指生男孩。宋陆游《卧病杂题》诗之二:“身叨乡祭酒,孙为国添丁。”【

  • 一人半

    《晋书.习凿齿传》:“坚(苻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与诸镇书:‘昔晋氏平吴,利在二陆;今破汉南,获士裁一人有半耳。’”一人半:安公一人,凿齿半人。后因

  • 骑长鲸

    同“骑鲸”。宋陆游《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词语骑长鲸】   汉语大词典:骑长鲸

  • 肥遁

    《周易.遁卦》:“上九,肥遁,无不利。”唐.孔颖达疏:“子夏传曰:‘肥,饶裕也。……上九最在外极,无应于内,心无疑顾,是遁之最优,故曰肥遁。”《周易》中以“肥遁”喻指隐居避世的处世态度最优。后人诗文中

  • 明镜空悬

    源见“秦庭朗镜”。形容官吏不能秉公严明执法。《儿女英雄传》三八回:“菩提了悟原非树,明镜空悬那是台?”

  • 讷于言而敏于行

    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鱼龙漫衍

    鱼龙漫衍是汉代百戏之一。所谓“漫衍”,就是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的长百寻(约合八十丈)的巨兽;所谓“鱼龙”就是舍利兽(即“猞猁”),先在庭院里舞蹈,然后跃入殿前池中戏水,变成比目鱼,跳跃击水,喷出水雾遮

  • 系足红丝

    源见“月下老人”。指婚配缘分。清李渔《蜃中楼.姻阻》:“只恁般轻便,把个系足红丝当纸鸢,一任你收来放去,适目寓心,全不怕坠井沉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