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才疏志大

才疏志大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魏书.南安王桢东平王略等传论》:“熙 略兄弟,早播民誉,或才疏志大,或器狭任广,咸不能就其功名,俱至非命,惜也。”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 湟。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见“志大才疏”。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我独登城望大荒,勇欲为国平河湟,~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词语才疏志大】  成语:才疏志大汉语词典:才疏志大

猜你喜欢

  • 曳尾

    同“曳尾泥涂”。宋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故作龟曳尾,颇深漆园方。”【词语曳尾】   汉语大词典:曳尾

  • 调商鼎

    同“调鼎”。商,殷商。宋方岳《瑞鹤仙.寿丘提刑》词:“但丁宁,留取微酸,调商鼎也。”

  • 湘妃泪

    源见“湘妃竹”。表示相思悲伤之情。唐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唐温庭筠《瑟瑟钗》诗:“只应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 为鬼为蜮

    《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注: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使人致病的动物)则不可得。”鬼蜮为传说中的阴险动物,用此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坏家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他那里肯依,说

  • 者也之乎

    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问黄金谁买《长门赋》,好不直钱也者也之乎。”见“之乎者也”。【词语者也之乎】  成语:者也之乎汉语大

  • 信陵恩

    源见“信陵虚左”。美称别人的赏识或重用。唐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诗:“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 鹿门思

    源见“鹿门采药”。指隐居避世的思想。唐陆龟蒙《奉和袭美二游诗.任诗》:“君多鹿门思,到此情便适。”

  • 习坎

    《易.坎》:“《彖》曰:习坎,重险也。”高亨注:“本卦乃二坎相重,是为‘习坎’。习,重也;坎,险也。故曰:‘习坎,重险也。’”后因以“习坎”指险阻。南朝 梁张缵《南征赋》:“美中流之冲要,因习坎以守固

  • 卑以自牧

    《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颖达正义:“牧,养也。解‘谦谦君子’之义,恒以谦卑自养其德也。”后以卑以自牧指以谦卑的态度修养自己的德行。亦作“卑己自牧”。《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一回:“各亲王等

  • 鹄已去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林补:“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词,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