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发为信
《晋书.陶侃传》:“陶侃字士行,鄱阳人也。初为孝廉、县令,后封东乡侯,邑千户。……侃谓王贡曰:‘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天下宁有白头贼乎?’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客下脚,辞色甚顺。侃知其可动,复令谕之,截发为信,贡遂来降。……”
晋.陶侃以攻心为上,晓谕杜弢部将王贡改邪归正,又截发为信,终促使其来降。后用为劝降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一《郭纶》诗:“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晋书.陶侃传》:“陶侃字士行,鄱阳人也。初为孝廉、县令,后封东乡侯,邑千户。……侃谓王贡曰:‘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天下宁有白头贼乎?’贡初横脚马上,侃言讫,贡敛客下脚,辞色甚顺。侃知其可动,复令谕之,截发为信,贡遂来降。……”
晋.陶侃以攻心为上,晓谕杜弢部将王贡改邪归正,又截发为信,终促使其来降。后用为劝降之典。
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一《郭纶》诗:“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宗:主旨。 意谓不管形式上如何变化,其目的宗旨始终不变。语本《荀子.儒效》:“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庄子.天下》:“不离于宗,谓之天人。”后多引作〔万变不离其宗〕。清.谭献《明诗》:“求夫辞有体要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后以“劬劳之恩”谓父母辛苦养育子女的恩情。《三国演义》三六回:“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词语劬劳之恩】 成语:
《史记.封禅书》:汉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柏梁灾。……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万门户。前殿度高未央。”汉武帝兴修的柏
同“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郑振铎《漩涡》二:“‘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希哲低声背诵着成语。”【词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成语: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汉语大词典: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指苏秦佩六国相印。后以此典比喻得任官职,显耀荣华。苏秦(?——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他以“合纵”南北联合之说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共同合力抗秦。于是六国合纵
源见“冯驩弹铗”。指受到礼遇的人。唐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诗:“何幸腐儒无一艺,得为门下食鱼人。”唐鱼玄机《寄刘尚书》诗:“小材多顾盼,得作食鱼人。”
神州:指中国。陆沉:国土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桓温(312-373年),字元子,谯国龙元(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晋明帝婿。庚翼死后,继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公元346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枯树赋》:“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晋桓温北征,偶于金城见到从前所栽种的柳树都已成长,睹木思人,便油然产生了“迟暮”之
同“叹黄犬”。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词语忆黄犬】 汉语大词典:忆黄犬
源见“盐梅和鼎”、“傅说霖”。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喻指辅佐的贤臣。元 柯丹丘《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并列 咸与酸调和,舟与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元·柯丹邱《荆钗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