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打扮,无异于引诱淫行。 意谓祸由自招。语出《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念,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孺人离合团鱼梦》:“这段离而复合之事,一则是卖饼妻子貌美,又近了王府,终日在门前卖俏,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合该有此变故。”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也单引 ① 〔慢藏诲盗〕。《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愿回深虑,免起奸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


其他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本指财物收藏不好,等于引诱人来偷盗,打扮过分妖艳,就等于引诱人的淫行。今比喻自招祸害。《易经·系辞上》:“~。”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恋,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用于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咎由自取。也作“慢藏诲盗”。


【词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猜你喜欢

  • 鸡林诗价

    源见“诗入鸡林”。谓能远播异国他方的作品的高价值。张素《声声慢.鴪秋自吉林赴奉词以赠行》词:“才识鸡林诗价,又专征辽 沈。”【词语鸡林诗价】   汉语大词典:鸡林诗价

  • 至死靡他

    见“之死靡它”。【词语至死靡他】  成语:至死靡他汉语大词典:至死靡他

  • 悲泉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悲泉”,古代传说中的水名。后以指日落处。亦喻时光易逝。晋陶潜《岁暮和张常侍》:“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清

  • 强本节用

    指重视农业,节约费用,《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本:古以农业为根本。并列 本,古代以农桑为本

  • 殆庶

    《易.系辞下》:“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又《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何晏集解:“言回庶几圣道。”后以“殆庶”指贤德者。《后汉书.黄宪传论》:“宪隤然处顺,渊乎其似道,

  • 入蜀星

    源见“使臣星”。指到蜀地的朝廷使者。宋苏轼《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诗:“新科复旧贯,童子方乞灵。须烦凌云手,去作入蜀星。”

  • 两小无猜

    形容幼男幼女相处融洽,天真无邪,没有猜疑。唐代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玩耍,游戏。床:井床,井上的栏杆。参见“青梅竹马”条。主谓

  • 贤圣

    源见“中圣人”。浊酒与清酒的并称。泛指酒。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词语贤圣】   汉语大词典:贤圣

  • 刘参军

    源见“刘伶好酒”。指刘伶。刘伶曾任建威参军,故称。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之三名为《刘参军》。周斌《和剑华醉歌行》:“君不见荷锸仙游刘参军,沉饮高风至今闻。”【词语刘参军】   汉语大词典:刘参军

  • 扣盘扪烛

    喻认识不确切而易生误会。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扣: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