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恶( ㄨˋ wù )恶( ㄜˋ è ):憎恨坏人坏事。 憎恨坏人坏事,只限于干坏事的当事人,褒扬好人好事,连带其子孙也受优待。语出《公羊传.昭公二十年》:“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后汉书.杨终传》:“臣闻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同书《刘恺传》:“《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也单引 ① 〔恶恶止其身〕。《三国志.魏志.王粲传》:“陈琳字孔璋,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耶?’琳谢罪。”《后汉书.赵憙传》:“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


猜你喜欢

  • 坐无虚席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航鹰《开市大吉》:“从早到晚,长椅上都是坐无虚席。”见“座无虚席”。【词语坐无虚席】  成语:坐无虚席汉语大词典:坐无虚席

  • 天降玉棺

    《太平御览》卷五五六“礼仪部”“葬送”引《风俗通》曰:“王乔为叶令,天下一玉棺于厅事前,令臣吏试入,不动摇。乔曰:‘天帝独欲召我。’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之。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

  • 剑歌

    源见“冯驩弹铗”。谓弹剑而歌,发泄心中不平。唐李白《古风》之三九:“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词语剑歌】   汉语大词典:剑歌

  • 电绕

    同“电绕枢光”。宋陆游《瑞庆节贺表》:“虹流电绕,适当圣作之辰;鳌抃嵩呼,共效寿祺之祝。”【词语电绕】   汉语大词典:电绕

  • 姓秦

    参见:秦氏女

  • 相呴相濡

    呴( ㄒㄩ xū 虚):嘘气。濡:沾湿。呴濡:吐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泉水干了,鱼互相用吐沫沾湿。后即以“相呴相濡”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

  • 夺志

    强迫改变志向。《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帅:俘其主帅。【词语夺志】   汉语大词典:夺志

  • 兰亭宴

    同“兰亭会”。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诗:“兰亭宴罢方回去,雪夜诗成道韫归。”

  • 吹毛求瑕

    同“吹毛求疵”。《三国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见“吹毛求疵”。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制科》:“今员外~,务在驳放。”【词语吹毛求瑕】  成语:吹毛求瑕汉语大词典:吹毛求瑕

  • 诗虎

    明 程羽文《诗本事》:“罗邺(唐代诗人),时人目为诗虎。”清厉鹗《宋诗纪事》引《丹阳集》载:宋钱惟演、刘筠与杨亿诗齐名,号“江东三虎”。因以“诗虎”称作诗能手。清黄遵宪《玄武湖和龙松岑》:“承平公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