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弦外之意

弦外之意

南史.范晔传》:“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其中体趣,言之不可尽。弦外之意,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后因以比喻语言中隐含着的深意。


偏正 琴声停止后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吾于音乐,听功不及自挥,但所精非雅声为可恨。然至于一绝处,亦复何异邪! 其中体趣,言之不尽。~,虚响之音,不知所从而来。”△常用于话或文章里没有直接明说而是委婉透露。→言外之意 音在弦外↔直言不讳。 也作“弦外有音”、“弦外之响”、“弦外之音”。


【词语弦外之意】  成语:弦外之意汉语词典:弦外之意

猜你喜欢

  • 悲歌击筑

    源见“燕市悲歌”。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或情怀。宋陆游《老将》诗:“百战西归变姓名,悲歌击筑醉湖城。”并列 形容气氛悲壮苍凉。语本《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

  • 庄缶

    源见“鼓盆”。喻指丧妻。晋潘岳《悼亡》诗之一:“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词语庄缶】   汉语大词典:庄缶

  • 万顷陂

    参见:千顷陂

  • 恨不相逢未嫁时

    言已婚男女相悦,不能结合之憾。唐代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后人多引作“恨不相逢未嫁时”。【词语恨不相逢未嫁时】  成语:恨不相逢未嫁时汉语大

  • 乃心公家

    见“乃心王室”。

  • 棘院

    亦作“棘围”、“棘闱”。科举时代的试院,在围墙上插棘以严密关防,杜绝传递出入。《五代史.和凝传》:“是时进士多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撤棘开门,而士皆

  • 效颦眉

    源见“东施效颦”。指仿效。宋杨亿《无题》诗之三:“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 翔鳣应符

    源见“三鳣集”。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于是翔鳣应符,观光上国;飞龙成卦,利见大人。”

  • 亲戚畔之

    亲戚:亲指同族的人,戚指族外的人。故亲戚指内外亲属。意为内外亲属全都背叛离去,形容一个人违背正义,极端孤立。《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畔:

  • 弹铗思鱼

    同“弹铗歌鱼”。清查慎行《再题种菜图》诗:“弹铗思鱼原失策,封侯食肉更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