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鲛人泣珠”。传说鲛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兴来下笔到奇景,瑶盘迸洒蛟人珠。”
比喻转瞬即过,不留痕迹。宋赵蕃《淳熙稿·观祝少林所藏画》诗: “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立久时。” ●宋苏轼《宝绘堂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
尘俗之中的人,意即寻常之人。《世说新语.任诞》:“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唁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裴曰:‘阮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浔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其有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
源见“赘翁”。自称无用于世,徒为世之累赘的谦词。清查慎行《哭承儿》诗之一:“明知赘世翁,必无久存理;所伤门祚薄,壮殒先暮齿。”【词语赘世翁】 汉语大词典:赘世翁
同“嘲便腹”。宋陆游《昼睡》诗:“寄语少年辈,未宜嘲孝先。”
源见“林宗折巾”。指林宗外出遇雨,巾垫一角事。沈昌直《清明日由家至锡途中口占》之三:“一巾折取聊遮面,想到林宗垫角时。”
源见“龙潜”。指贤俊之士尚未展现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晋 张僧鉴《寻阳记》:“其山川明净,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遁之士,继响窟岩,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词语龙潜凤采】 成
《后汉书.朱晖传》:“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
《周易.草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唐.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周易》中有“大人虎变”之语,形容虎身花纹斑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