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三国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兵贵先声后实,今谅祚势
元.无名氏《争报恩》一折:“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因以“日久见人心”形容相处的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才能了解人的心地如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超凡的美妙乐曲。清吴雯《简方山先生》诗:“吾欲溯元化,同奏缑山笙。”
同“言不由衷”。《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见“言不由衷”。《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词语言不由中
同“咏雩”。《后汉书.仲长统传》:“讽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词语咏归】 汉语大词典:咏归
同“卜市邻”。唐杜甫《寄赞上人》诗:“一昨陪锡杖,卜邻南山幽。”后亦用以向他人表示愿为邻居。宋王安石《送陈谔》诗:“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源见“孟母择邻”。谓贤母教子善择邻。唐杜甫《孟氏》
《诗.大雅.桑柔》“贪人败类”郑玄笺:“类,等夷也。”孔颖达疏:“类者,比类,故为等夷,谓尊卑齐平朝廷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传论》:“及文后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
邦有道:谓政治清明。 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可耻的。 表现古代儒家积极用世的政治思想。语出《论语.泰伯》:“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微斯文学问
源见“访戴”。指乘兴访友。元李孝光《满庭芳.赋醉归》词:“笑子猷访戴,待到门,兴尽归休。”【典源】《艺文类聚》卷二引晋·裴启《语林》曰:“王子猷居山阴,大雪夜,眠觉,开室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
归:趋,往。市:市集。 追随他而去的人好像赶集一样踊跃。 表示深受大众拥护。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昔者太王去邠。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