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巡嚼齿

张巡嚼齿

比喻将士对国家赤胆忠心、奋勇抗敌、慷慨就义的壮烈行为。典出唐人张巡的事迹。张巡(709-757年),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开元进士,曾任太子通事舍人、清河令等职。安史之乱时,他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禄山军。至德二年(757年),率士卒三千人入睢阳,与该地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訚(yín银)等共同作战。不久,叛将尹子琦等率兵十余万,围攻睢阳。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巡等依靠该城军民英勇抵抗,坚守数月不屈。每次作战,张巡都义愤填膺,神情慷慨,临阵大呼激励士气,眼角崩裂流血,牙齿也被咬碎。城将陷时,张巡西向跪拜,向朝廷表示誓死报国的决心。及城陷,张巡与许远、姚訚、南霁云等皆被俘。叛将尹子奇对张巡说:“听说你每次战斗都眼角瞪裂,牙齿咬碎,怎么会恨到这种地步呢?”张巡回答说:“我立志要吞掉你们这帮逆贼,但恨力不从心罢了!”尹子奇用大刀撬开张巡之口,见牙齿已只剩下三、四颗。

【出典】:

旧唐书》卷187下《忠义下·张巡传》4901页:“十月,城陷,巡与姚訚、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志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例句】:

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奋髯走滑吏,嚼齿对奸将。” 宋·陆游《书愤》:“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典源】 《旧唐书·忠义传·张巡传》:“十月,城陷。(张) 巡与姚訚、南霁云、许远,皆为贼所执。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新唐书·忠义传》亦载,末作“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

【今译】 唐玄宗时安禄山、史思明起兵作乱,张巡等坚守睢阳,抗击安史叛军尹子奇部,因守两年多。城内粮绝,伤亡殆尽,被叛军攻陷。张巡等被俘。前张巡每次作战,临阵大呼鼓励士气,眼角崩裂流血,牙齿都咬碎。城将陷时,向西行礼,表示自己誓死报国的决心。被俘后,尹子奇说:“听说你每战眼角瞪裂,牙齿咬碎,怎么会到这样呢?”张巡说:“我志欲吞掉你们这帮逆贼,可惜力不从心罢了!”尹子奇用大刀撬开张巡口,见牙齿只剩下三四颗。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将领等奋勇抗敌、慷慨就义的壮烈行为。

【典形】 嚼齿、嚼穿龈血、睢阳齿、有齿嚼欲啐、张睢阳齿、张巡嚼齿、张巡效忠、骂贼如张巡、死同巡远、男儿嚼齿。

【示例】

〔嚼齿〕 宋·苏轼《京师哭任遵圣》:“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嚼穿龈血〕 宋·文天祥《代王夫人作》:“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睢阳齿〕 清·黄鷟来《晚步山麓竹林登正气阁》:“崖门骨不归,睢阳齿空嚼。”

〔有齿嚼欲啐〕 明·李东阳《睢阳叹》:“将军有齿嚼欲啐,将军有眦血成泪。”

〔张睢阳齿〕 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张巡嚼齿〕 宋·陆游《书愤》:“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张巡效忠〕 唐·元稹《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节度使制》:“睢阳在尔之东,张巡效忠之诚尚在; 夷门在尔之境,侯嬴报恩之迹犹存。”


猜你喜欢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表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社会经历。 形容入学问渊博,见多识广。语出元.方回《六言四首.自来》:“读万卷行万里,酌一杯题一诗,颓龄如此如此,豪气已而已而。”后多引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钟惺《题马

  • 九乌应弦

    同“九日落”。唐周鍼《羿射九日赋》:“张元钧之在手,期九乌之应弦。”

  • 游响停云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动听。游,飘扬。明汪廷讷《广陵月》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见“响遏行云”。明·汪廷讷《广陵月》4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是个遗声振木,

  • 荆钗布裙

    宋.李昉等辑《太平御览》卷七百十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梁鸿妻孟光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后遂用“荆钗布裙”表示妇女朴素的服饰,又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妻”、“拙荆”、“山荆”、“老荆”

  • 在陈

    同“在陈之厄”。唐韩愈《秋雨联句》:“吾人犹在陈,僮仆诚自郐。”宋 李弥远《春日书斋偶成复用前韵》诗:“来辕去棹自惊频,七十无多半在陈。”【词语在陈】   汉语大词典:在陈

  • 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道德不高的人为道德高的人所役使,不太贤能的人为非常贤能的人所役使。 古人认为这是“天下有道”的一种现象。语出《孟子.离娄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杨伯峻译

  • 筑馆

    《春秋.庄公元年》载:春秋时周平王之孙女嫁于齐,鲁侯主婚,周天子之卿送女来鲁,以备出嫁。鲁建馆舍以居之。后因以“筑馆”为公主下嫁之典。唐颜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诗美下嫁,书传筑馆,贵其中礼,载籍称

  • 泛柏舟

    源见“柏舟”。谓坚守妇节。宋杨万里《四十九祖母朱氏挽词》:“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

  • 擒贼擒王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后以“擒贼擒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叶圣陶《倪焕之》十二:“只要他肯答应,我相信其余的抵抗力也就消散了。这是‘擒贼擒王’的办法。”并列 捉贼先捉其首

  • 枯株朽木

    比喻无用之人。《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 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参见:○明珠暗投见“枯木朽株”。《红楼梦》7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