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弃席

弃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公反国(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为避骊姬之乱,在外流浪多年之后将回到晋国作君主)至河(指黄河,这时渡船很少,人相争渡),令笾豆(古代祭器。笾,竹器,盛果脯;豆,木制或铜、陶制器皿,盛齑酱)捐之,席蓐(蓐,草垫子)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者后之。咎犯(即狐偃,字子犯,重耳的舅父,是帮助重耳得以返国的功臣)闻之而夜哭。公曰:‘寡人出亡二十年,乃(而)今得反国(反同返),咎犯闻之,不喜而哭,意(抑,连词)不欲寡人反国邪?’犯对曰:‘笾豆,所以食也,而君捐之。席蓐,所以卧也,而君捐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今臣有(又)与(参与,此指被排列)在后中,不胜其哀,故哭。且臣为君行诈伪以反国者众(多次)矣,臣尚自恶也,而况於君。’再拜而辞。文公止之,曰:‘谚曰:“筑社(建社神庙)者,㩷撅(字书无㩷字,疑即“骞”;㩷撅是塑神像时按压塌击的动作)而置之(置立社神塑像)。”今子与我取之(之,代国),而不与我治之;与我置之(承接谚曰之意),而不与我祀之,焉可?’解左骖而盟于河(对河神盟誓,表示永不相弃。这是收回了原来成命的表示)。”

晋公子重耳渡河时所要捐弃的,正是他在流亡困苦中赖以生活之物和出生入死的功臣。咎犯认为这些曾与自己共患难的人与物,是不能丢弃的,否则将使臣下感到寒心。重耳能察纳善言,当即改正了错误。

后诗文词曲中用“弃席”的典故,喻指对下属故旧的闲废弃置。

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呤》诗:“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即用其事。(东武,泰山下小山名。)


【词语弃席】   汉语词典:弃席

猜你喜欢

  •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宁可相信它有,不可相信它没有。 表示立足于“有”,做好准备,以防意外。语出元.无名氏《盆儿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孩儿去意已决。”《水浒全传》六一回:“卢俊义道:‘

  • 换鹔鹴裘

    同“典鹔鹴裘”。宋刘筠《欢石集贤饮》诗:“鲁壁休分科斗字,蜀都且换鹔鹴裘。”

  • 黄粱梦

    唐.沈既济《枕中记》传奇中载:唐开元间青年卢生在邯郸官道上遇一道士。道士送他一只枕头。卢生枕后睡去,梦见他与崔氏女联姻,考中进士,升任节度使。后被馋入狱。后皇上赦免他的死罪,流放边地。数年后,皇上又起

  • 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右师:古代官名。这里指战国时期齐国盖邑大夫王驩。 有的人走向前同右师说话,有的人走近右师的席次同他说话。 形容人们异常热情地趋附贵客。语出《孟子.离娄下》:“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

  • 林惭涧愧

    指假隐士变节出来傲官之后,趋名逐利,原来隐居时住过的山中林木涧水都深以为耻。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故其林渐无尽,涧愧不歇。”

  • 不可胜记

    见“不可胜数”。《汉书·司马迁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惟俶傥非常之人称焉。”【词语不可胜记】  成语:不可胜记汉语大词典:不可胜记

  • 秋胡戏

    源见“秋胡戏妻”。“秋胡戏妻”的歇后语。指妻。《金瓶梅词话》二三回:“俺门都是露水夫妻,再醮货儿,只嫂子是正名正顶轿子娶将来的,是他的正头老婆秋胡戏。”【词语秋胡戏】   汉语大词典:秋胡戏

  • 小红低唱

    元.陆友《砚北杂志》:“小红,顺阳公(即范成大)青衣(家妓)也,有色艺。顺阳公之请老,姜尧章诣之。一日,授简征新声,尧章制《暗香》、《疏影》二曲,公使二妓肄习之,音节清婉。姜尧章归吴兴,公寻以小红赠之

  • 支伯有道

    《庄子.让王》:“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支伯说:“我正患着忧愁苦恼的病

  • 栩栩

    同“栩栩园”。宋范成大《不寐》诗:“平生北窗眠,栩栩即圣域。”【词语栩栩】   汉语大词典:栩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