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师出无名

师出无名

源见“师出有名”。又《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谓出兵无正当理由。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领军应来江右,师出无名,此是何义?”


主谓 师,军队。名,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也指行事没有正当的理由。语本《礼记·檀弓下》:“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清·李渔《玉搔头·逆气》:“所虑者~,难以号令天下。”△贬义。 多用于为人处事方面。↔师出有名 师直为壮。也作“兵出无名”、“出师无名”。


解释师:军队。本来表示出兵但无正当的理由。后来也表示行事而没有正当的理由。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正值楚汉相争之时。这年三月,汉王刘邦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率兵跟从汉王。随后,刘邦又攻下河内,设立了河内郡。紧接着,陈平又离开项羽归降汉王。汉王与陈平谈话,非常高兴,让他做了自己的陪乘,来监督各位将领。汉王又率军南渡黄河,到达洛阳,新城三老董公拦住汉王说:“我听说‘顺行德义者昌盛,违背德义者灭亡’,‘军队出征但没有正当的理由,军事行动就不会成功’,所以说‘指明他是逆贼,敌人才可以征服’。项羽行事暴虐无道,流放杀死他的君主,为天下人所怨。仁爱不靠武勇,正义不靠暴力,汉王三军将士,应当为义帝穿孝服,并晓谕诸侯,为了替义帝报仇才东伐项羽。这样一来,四海之内无不仰慕汉王您的德义。”汉王说:“太好了。不是您我还听不到这些高见。”于是汉王为义帝发丧,袒露左臂大哭,公祭三天,通告诸侯愿意和他们一起讨伐项羽。

由于刘邦出师有名,争取到了各路诸侯的支持,为最终战败项羽打下了基础。

反义师出有名

例句

师出无名的事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是注定不能成功的。


【词语师出无名】  成语:师出无名汉语词典:师出无名

猜你喜欢

  • 竹帛烟销

    汉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制曰:‘可’。”唐代章碣《焚书坑》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

  • 播获

    《书.大诰》:“厥父灾,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因以“播获”喻子孙继承父祖之业。《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三年》:“裴子野论曰:高祖虮虱生介胄,经启疆埸,后之子孙,日蹙百里,播获堂构,岂云易哉!”【词语播

  • 鹏鲲

    同“鲲鹏”。宋苏轼《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鲲。”【词语鹏鲲】   汉语大词典:鹏鲲

  • 隋珠弹

    同“隋珠弹雀”。清尤侗《饮高念东太史斋赋呈》诗:“谁忍荆玉刖,共惜隋珠弹。”

  • 亡戟得矛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

  • 虚牝

    指溪谷。《大戴礼.易本命》:“丘陵为牡,溪谷为牝。”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爽簌惊幽律,哀壑叩虚牝。”【词语虚牝】   汉语大词典:虚牝

  • 难弟兄

    同“难兄难弟”。宋郭应祥《菩萨蛮.去岁寿李嗣立》词:“两个老人星,君家难弟兄。”

  • 真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后因称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为“真人”。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词语真人】   汉

  • 我武惟扬

    惟:助词。 我们的威武要发扬。 多用作称颂武功之辞。语出《书.泰誓中》:“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宋.徐铉《大宋凤翔府新建上清太平宫碑铭》:“运钟二圣,庆洽重光,诞敷一德,奄有八方,时文载

  • 倾葵之意

    源见“倾阳”。比喻忠诚之心。明梁辰鱼《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