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巧言如簧

巧言如簧

《诗.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后以“巧言如簧”形容以花言巧语迷惑人。《后汉书.陈蕃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


主谓 花言巧语,说得像音乐一样动听。语出《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例]他~,千万别上他的当。△贬义。用于形容花言巧语以行骗的小人。→巧言善语 花言巧语 巧语花言 ↔拙口笨舌。也作“巧舌如簧”、“如簧巧舌”、“如簧之舌”。


【典源】《诗·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蛇蛇 (yi yi)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今译】 《诗经》中《巧言》一篇讥刺周幽王听信谗言,酿成乱事,同时指斥谗佞小人厚颜无耻。诗中写道:“柔弱的树木,君子种下它。小人往来,咕咕哝哝,在盘算着如何谗害君子。骗人大话脱口而出,花言巧语犹如音乐般动听,真是厚颜已极。”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花言巧语动听迷人。

【典形】 簧言、口如簧、巧似簧、巧言如簧、如簧、如簧之说、巧言惑众。

【示例】

〔簧言〕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坦荡君子,无悦簧言。”

〔口如簧〕 元·揭傒斯《病中初度》:“粪除心似戟,便嬖口如簧。”

〔巧似簧〕 唐·白居易 《天可度》:“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巧言如簧〕《后汉书·陈王列传》:“夫谗人似实,巧言如簧,使听之者,惑,视之者昏。”

〔如簧〕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七:“或以如簧自进,或以徂诈相倾。”

〔如簧之说〕 宋·李清照《上内翰綦公启》:“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


【词语巧言如簧】  成语:巧言如簧汉语词典:巧言如簧

猜你喜欢

  • 穷途阮子

    同“穷途阮籍”。元何景福《和李鹏飞紫童歌韵》:“扶颠持危用舍在我尔,讵知穷途阮子空猖狂。”

  • 齐景驷千

    《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诗经.小雅.我行其野》‘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意思是:受人称道,不在于

  • 买山钱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襄阳杰》:“又有匡卢符载山人,遣三尺童赍数幅文书,乞买山钱百万,公遂与之。”唐朝符载派人致书于司空于頔,乞买山钱百万,于公如数付之。后因以为豪爽助人之典。宋.黄庭坚《次韵裴仲

  • 玄书

    源见“玄之又玄”。指《老子》。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梵部经十二,玄书字五千。”【词语玄书】   汉语大词典:玄书

  • 悬车

    悬车:古代官员退休后,把原来任职时所乘坐的车悬挂起来,表示告老退居故乡之意。汉代规定,官吏到了70岁,因耳目不灵,腿脚不便,就应悬车退休家居。西汉御史大夫薛广德就是主动提出退休请求而悬车家居的。薛广德

  • 大耳翁

    同“大耳儿”。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词语大耳翁】   汉语大词典:大耳翁

  • 一钱斩吏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张乖崖(宋张咏自号)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

  • 丹桂曾攀玉兔宫

    源见“蟾宫折桂”。喻科举及第。闽徐夤《送王校书往清源》诗:“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 龟触网

    《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于河,至于泉阳,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夜半,龟来见梦于宋元王曰:‘我为江使于河,而幕网当吾路。泉阳豫且得我,我不能去。身在患中,莫可告语。王有德义

  • 采葛

    《诗.王风.采葛序》:“《采葛》,惧谗也。”后因以“采葛”为畏惧或避免谗言之典。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倏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词语采葛】   汉语大词典:采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