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左右袒

左右袒

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周勃)复令郦寄(字况,与北军将领上将军吕禄为友)与典客(秦设置的官名,掌管诸侯及归义蛮夷等事宜)刘揭先说吕禄曰:‘帝使太尉守北军,欲足下之国,急归将印辞去,不然,祸且起。’(这些都是诳骗吕禄放弃北军的话)吕禄以为郦兄(兄音kuàng,郦寄字)不欺己,遂解印属典客,而以兵授太尉。太尉将之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太尉行至。将军吕禄亦已解上将印去,太尉遂将北军。”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擅朝政,于是大封吕姓诸王,使其本家亲族控制了许多权力。“左右袒”的故事说的是,吕后死后,太尉周勃为恢复刘氏政权,亲到吕禄控制的北军去夺取兵权的事。太尉先使纪通持符节假托君命,宣布北军归太尉统管;接着又令郦寄去说服吕禄,让他交权。吕交出军权后,太尉为察看并争取军心,以左袒或右袒为验,让军士表明拥刘还是拥吕,结果全军一致拥护刘氏。这样,周勃便执掌了北军的兵权。

“左右袒”,即左袒或右袒,以袒露左臂或右臂表示偏护支持一方。后因称偏护一方为“左袒”,两方都不偏护叫做“不为左右袒”。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积三四年,二成渐长,遂先为毕姻。二成妻臧姑,骄悍戾沓,尤倍于母。母或怒以色,则臧姑怒以声。二成又懦,不敢为左右袒。”


【词语左右袒】  成语:左右袒汉语词典:左右袒

猜你喜欢

  • 无是公

    同“亡是公”。清李渔《闲情偶寄.变调》:“此等破绽……明眼人遇之,未尝不哑然一笑,而作无是公看者也。”【词语无是公】   汉语大词典:无是公

  • 王郎健笔

    《新唐书.王勃传》:“勃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注:时阎伯屿为洪州牧,故称)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抗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

  • 偷香

    源见“贾女香”。谓女子爱悦男子,或谓与女子私通。唐李端《妾薄命》诗:“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鲁迅《集外集拾遗.辩“文人无行”》:“轻薄、浮躁、酗酒、嫖妓而至于闹事,偷香而至于害人,这是古来之所谓‘

  • 驴唇马嘴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韶州云门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董,到处逞驴唇马嘴。”“驴唇马嘴”,各不相关,故常以比喻事不相干,或胡言乱语,所答非所问。俗作“驴唇不对马

  • 骑鹤上扬州

    南朝梁.殷芸《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有人)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赀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以“骑鹤上扬州”或“扬州鹤”。比喻不可能实现的妄想

  • 鱼沉雁静

    同“鱼沉雁杳”。明高濂《瓦盆儿.题情》套曲:“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鱼沉雁静。”见“鱼沉雁杳”。明·高濂《瓦盆儿·题情》:“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他应恨~。”【词语鱼沉雁静】  成语:鱼沉雁

  • 蜡屐

    《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晋阮孚,字遥集,阮咸子。屐,音jī,一种木制鞋),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负担),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屏当,音bìng dà

  • 邪叟

    源见“一钱太守”。本指汉时居住若邪山谷赠钱给刘宠的老人。泛指欢送的老人。南朝 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邪叟忘其西昃,龙丘狭其东皋。”【词语邪叟】   汉语大词典:邪叟

  • 被发左衽

    《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管仲:春秋时人,曾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微:无。被(pī)发:披散头发。衽:衣襟。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

  • 刻木为吏

    即使是木头削刻成的木偶狱吏,人们都不愿与其见面,唯恐避之不及。用此衬托世间狱吏的凶暴可怖,令人望而生畏。西汉宣帝即位后,廷狱史路温舒上书说应当崇尚道德教化,减缓刑罚,其中说道:“俗话说得好:‘即便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