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钟会传》:“会弱冠与山阳王弼并知名。弼好论儒道,词才逸辩,注《易》及《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余卒。”三国魏人王弼,幼年聪慧,才华过人,对《周易》、《老子》均有注释,为尚书郎,惜早
《尚书.周书.吕刑》:“五刑之疑有赦。……墨辟疑赦,其罚百锾,阅实其罪。”旧题汉.孔安国传:“疑则赦,从罚。六两曰锾,锾,黄铁也。阅实其罪,使与罚名相当。”周代刑法规定,凡判刑有疑的均处以罚金。后遂引
源见“焦尾琴”。喻遭受摧残。清唐孙华《刘韦斋学博于讲舍》诗:“事等琴桐爨,形惭社栎全。”
见“陆海潘江”条。见“陆海潘江”。清·钱谦益《〈钱某之遗稿〉序》:“密纬肆力于辞赋,~,沾丐一时。”【词语潘江陆海】 成语:潘江陆海汉语大词典:潘江陆海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战国策·秦策三》:“语曰:‘~。’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词语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成语: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源见“向平之愿”。指抚养子女长大完婚成人。《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但愿向平婚嫁早,安然无事度馀年。”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高诱注:‘逸《诗》言之百里者,已行九十里,适为行百里之半耳。譬若强弩,至牙上,甫为上弩之半耳。终之尤难,故曰末路之难也。”后因以“行
源见“鲂鱼赪尾”。指忧劳,劳苦。前蜀韦庄《和刘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黑头期命爵,赪尾尚忧鲂。”亦指奔波劳苦之人。清颜光猷《京都杂咏》:“哀鸿应满野,赪尾莫忘归。”【词语赪尾】 汉语大词典:赪尾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
《海内十洲记.祖洲》:“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后因以指海上仙山或东海之国。清黄景仁《后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