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磻溪钓”。宋无名氏《西江月.寿人八十一》词:“不用蒲轮加璧,不须磻石垂钩。八千春更八千秋,但愿灵椿长寿。”
同“报恩雀”。唐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诗:“敢忘衔花雀,思同附骥蝇。”
源见“伯乐一顾”。比喻受名人知遇赏识的荣耀。唐温庭筠《上盐部铁侍郎启》:“倘一顾之荣,将回于咳唾;则陆沉之质,庶望于骞翔。”
用白茅捆白华营。《诗.小雅.白华》:“白华营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俾,使。朱熹集注:“言白华为菅,则白茅为束;二物至微,犹必相须为用,何之子之远,而俾我独耶?”这是夫妇离别的诗。后人因用
同“鹿走姑苏台”。元张翥《多丽》词:“馆娃归,吴台游鹿;铜仙去,汉苑飘萤。”
全国人都说可杀。 表示罪大恶极,引起众怒。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查汪逆(精卫)收集党徒,附敌叛国,订立卖国密约,为虎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仕途腾达。唐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词语风抟】 汉语大词典:风抟
《水经注.渐江水》引南朝 宋刘敬叔《异苑》:“晋武时吴郡 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以问张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言,声闻数十里。刘道民诗曰:‘事有远而合,蜀桐鸣吴
同“石崇家”。唐庄南杰《伤歌行》:“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
同“孤竹之志”。南朝 宋范晔《逸民传论》:“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