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寝丘之志

寝丘之志

吕氏春秋.异宝》:“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受无利地。楚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人信禨,可长有者唯此也。’”《史记.滑稽列传》:“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因以“寝丘之志”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偏正 寝丘,古地名,偏远荒凉之地。偏远荒凉之地可以长保,故以“寝丘之志”喻意图长保所有之心。王俭《褚新制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用以描写意志。


【词语寝丘之志】  成语:寝丘之志汉语词典:寝丘之志

猜你喜欢

  • 钩辀格磔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辀格磔声。”原为鹧鸪鸟鸣叫声。后用以形容语音或文字的诘屈聱牙。李涵秋《文字感想》:“新学家薄国学为不足道,故为钩辀格磔之文,以震其艰深也。”并列 形

  • 拊育

    源见“顾复”。谓抚养,养育。《三国志.王基传》:“上疏求分户二百,赐叔父子乔爵关内侯,以报叔父拊育之德。”【词语拊育】   汉语大词典:拊育

  • 大儿孔文举

    同“大儿北海”。孔融字文举。明陈子龙《生日偶成》诗:“颇矜大儿孔文举,难学小弟马少游。”

  • 西施捧心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越国美女西施经常心口疼痛,故常捧心颦眉,别有一种美态。丑女效之,却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后因以形容女子的病态美。五代.李瀚《

  •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知:同“智”。 仁者发现“道”有“仁”的蕴涵就称之为“仁”;智者发现“道”有“智”的蕴涵就称之为“智”。 表示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就不同。语出《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

  • 子女玉帛

    《左传.僖公二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子女玉帛”指人民和财物。后因以“子女玉帛”作为泛指财物、财产的典故。明.焦竑《玉堂丛语.识鉴》:

  • 蹴蔬羊

    源见“羊踏菜园”。戏称平日素食,偶食荤腥美食。宋陆游《闭户》诗:“巷僻断非容驷路,肠枯那有蹴蔬羊。”

  • 白环献

    《宋书.符瑞下》:“西王母,舜时来献白环、白琯。”按:此事又见今本《竹书纪年》“舜九年”。据传闻,虞舜当政时,西王母曾献白环。唐.杜甫《洗兵马》:“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此处引西王母来朝的

  • 景阳宫井

    《陈书.后主纪》:“后主(陈后主名叔宝,字元秀)闻兵至,从宫人出景阳殿,将自投于井,袁宪侍侧,苦谏不从。夏侯公韵又以身蔽井,后主与争,久之方得入焉。及夜,为隋军所执。”又见《南史.后妃传》。陈后主宠幸

  • 遥止渴

    源见“望梅止渴”。写酸梅的功效。谓远望梅林可以止渴。唐李峤《梅》诗:“若能遥止渴,何暇泛琼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