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执牛耳”。指订立盟约。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忆昔在滃,同盟连翩;珠盘玉敦,实惟九贤。”见“珠槃玉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第十》:“騂毛白马,~,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源见“齐奴物”。指石崇。唐王涣《惆怅》诗之七:“齐奴不说平生事,忍看花枝谢玉楼。”【词语齐奴】 汉语大词典:齐奴
见“随机应变”。明·许自昌《水浒记·谋成》:“~,料难逃漫天圈套,管教似探囊取物,使人绝倒。”【词语乘机应变】 成语:乘机应变汉语大词典:乘机应变
《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意谓古代圣人舜和后代圣人文王的所作所为是完全相同的。后因以“一揆”谓同一道理,一个模样。《
源见“青藜照阁”。借指勤学苦读。清钱谦益《棹歌十首为豫章刘远公题扁舟江上图》诗:“卯金之子有文章,太乙燃藜下取将。”【典源】 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 (tan)
汉刘向《列仙传.园客》:“园客者,济阴人也,姿貌好而性良,邑人多以女妻之,客终不取。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蛾止于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至蚕时,有好女夜至,自称客妻,道蚕
源见“击钵催诗”。谓赋诗限时用的蜡烛。宋刘筠《夜宴》诗:“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
《北史.陈元康传》:“神武之伐刘蠡升,天寒雪深,使人举毡,元康于毡下作军书,飒飒运笔,笔不及冻,俄顷数纸。”北齐陈元康字长猷,文思敏捷,颇有干才,神武帝高欢用为大丞相功曹,掌管机要。曾随欢伐刘蠡升,天
同“一束生刍”。清袁枚《后知己诗.华亭县知县程明愫》:“我有一束刍,何处招魂奠!”
同“和氏之璧”。《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周有砥砨,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朴。”【词语和朴】 汉语大词典:和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