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宝瑟僵

宝瑟僵

宝瑟:一种珍贵的拨弦乐器,形似琴,二十五根弦。僵:跌倒。西汉大臣莽何罗和江充友善,在江充陷害卫太子时,莽何罗的弟弟曾因诛杀卫太子时奋力作战而获封号。后来汉武帝了解到卫太子遭谗含冤的实情,就灭掉江充的全家和其党羽。莽何罗兄弟害怕此事祸及自身,就图谋不轨,准备铤而走险了。侍中金日碑发觉莽何罗行动诡密异常,就暗中留意其行动,每次出入皇宫都跟随着他。莽何罗也注意到金日碑暗中跟随自己。因此,莽何罗谋杀皇上的阴谋一直不能实现。当时武帝在林光宫(长安甘泉宫旁)就寝,金日碑因患小病住在殿内。莽何罗和两个弟弟假借皇上命令连夜外出,杀死使者,发兵起事。次日清晨,武帝还没有起床,莽何罗无故闯入林光宫,金日碑当时正要到厕所去,忽然听到动静,心中一惊,立刻警觉地躲在门后观察。一会儿,看到莽何罗袖子里握着锋利的刀从东厢房走进来。莽何罗突然看到金日碑,吓得脸都变了色,急忙向皇上的卧室奔去,慌乱中撞在宝瑟上,跌倒在地上。金日碑急忙扑过去,抱住莽何罗,大声喊道:“来人啊!莽何罗造反啦!”武帝被惊醒,左右卫士拔刀要上前格斗。武帝怕误伤金日碑,制止住卫士。这时,金日碑抓住莽何罗的脖子,把他摔在宫殿下,将其擒拿捆绑住。后以此典指奸邪败露,或咏走路时撞到物体而跌倒。

【出典】:

汉书》卷68《金日碑传》2960、2961页:“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碑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日碑小疾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厢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宝瑟,僵。日碑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碑,止勿格。日碑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繇(yóu尤,通“由”)是著忠孝节。”

【例句】:

南梁·刘孝绰《答云法师书》:“本无四畏,宁虑五怨,恩效遂肤引梁丘随剑之说,日碑触瑟之辞。” 宋·苏轼《南歌子·有感》:“笑怕蔷薇罥,行忧宝瑟僵。”


猜你喜欢

  • 玉树芳兰

    同“玉树芝兰”。清归庄《寿侯母龚太夫人七十》诗:“春风习习庭轩下,玉树芳兰次第栽。”

  • 青琐窥韩

    同“窥韩”。金蔡松年《水龙吟.梁虎茵家以绛绡作荔枝戏作》词:“青琐窥韩,紫囊赌谢,属狂年少。”

  • 放马华阳

    同“归马放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述补 比喻不再打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

  • 长戟

    《晋书.王濬传》:“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人或谓之:‘何太过?’濬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晋王濬起宅第时,专意拓宽了门前的大路。有人认为太宽了。王说,我准备将来在这里能容纳长戟旗幡

  • 栖灵台

    参见:寄灵台

  • 夫子宫墙

    同“夫子墙”。清袁枚《荐鸿词北辞别桂林中丞》诗:“夫子宫墙远,男儿事业新。”

  • 龙头

    源见“三人一龙”。指杰出人物的首领。唐王勃《送白七序》:“当益友之龙头,处通侯之燕颔。”【词语龙头】   汉语大词典:龙头

  • 王乔控鹤

    汉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 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

  • 成己成物

    《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后以“成己成物”谓自身有成就,也要使身外的一切有成就。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治世法

  • 引伸触类

    《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后因以“引伸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清江藩《汉学师承记.惠周惕》:“精揅三十年,引伸触类,始得贯通其旨。”见“引申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