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孟公惊坐

孟公惊坐

源见“陈惊座”。形容人负盛名,受人仰慕。明唐寅《侠客》诗:“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坐,通“座”。


【典源】《汉书·游侠传·陈遵传》:陈遵“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

【今译】 汉代陈遵字孟公,是当时著名的侠义之士。他身材高大,容貌伟岸,为人好客,交游甚广。有人请求从来不回绝,所到之处,当地有名的士人争先邀请他,唯恐落后。当时列侯中有一人与陈遵同姓同字,这人每次去人家,一报说陈孟公来了,在坐的人无不震惊,等到见了才知道不是,于是称此人为“陈惊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盛名,受人仰慕; 或形容人徒具虚名。

【典形】 陈惊坐、呼余惊坐、惊坐、举坐惊、孟公惊坐、座惊称字孟、虚名陈惊坐。

【示例】

〔陈惊坐〕 清·吴伟业《癸巳春日禊饮社集》:“众中谁识陈惊坐,顾陆相看是老成。”

〔呼余惊坐〕 清·陈维崧《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坐; 烛花灭处,目我余思。”

〔惊坐〕 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举坐惊〕 清·唐孙华《有客》:“自非陈孟公,难令举坐惊。”

〔孟公惊坐〕 明·唐寅《侠客》:“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

〔座惊称字孟〕 南朝陈·柳庄《刘生》:“座惊称字孟,豪雄道姓刘。”


猜你喜欢

  • 颜渊不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东屈迳朝歌城南……晋灼曰:‘《史记.乐书》:纣为朝歌之音,朝歌者,歌不时也。故墨子闻之,恶而回车,不迳其邑。’《论语撰考谶》曰:‘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

  • 忧心如熏

    熏:以火烟熏炙。 心里忧愁像被火熏烤一样。语出《诗.大雅.云汉》:“我心惮暑,忧心如熏。”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陆郪县文》:“夫万里之别,犹使饮泪成血,思德音之断绝;况百年之分,能不忧心如熏,想公子

  • 洛阳尘

    同“京洛尘”。唐薛据《落第后口号》:“时命不将明帝合,布衣空惹洛阳尘。”

  • 猾夏

    扰乱华夏,即扰乱中国。《书.舜典》:“蛮夷猾夏,寇贼奸宄。”宄( ㄍㄨㄟˇ guǐ 轨):坏人。

  • 轻董卓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传》:“卓按剑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 探丸借客

    《汉书.尹赏传》:“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因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杜陵北,

  • 韩檠

    唐.韩愈《短灯檠歌》:“长檠八尺空自长,短檠二尺便宜光。黄帘绿幕朱户闭,风露气入秋堂凉。裁衣寄远泪眼暗,搔头频挑移近床。太学儒生东鲁客,二十辞家来射策。夜书细字缀语言,两目眵昏头雪白。此时提携当案前,

  • 碧云信

    源见“碧云”。指远方离人的信函。宋柳永《倾杯》词:“最苦碧云信断,仙乡路杳,归雁难倩。”

  • 髯断

    同“髯鼎升遐”。宋张耒《哲宗皇帝挽词》之三:“云天不可望,髯断泣遗臣。”【词语髯断】   汉语大词典:髯断

  • 驱石秦人

    源见“驱石驾沧津”。指秦始皇。元郝经《秋兴》诗之三:“翩翩精卫休填海,驱石秦人已断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