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春秋: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 孔子作《春秋》,直书史事,字寓褒贬,使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感到惧怕。语出《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汉书.梁统传.附子竦》:“竦闭门自养,以经籍为娱,著书数篇,名曰《七序》。班固见而称曰:‘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金史.逆臣传.序》:“昔者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法有五焉: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虽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谁也不知道一个笔伐了的乱臣贼子的名字。”


猜你喜欢

  • 桑榆之礼

    源见“桑榆”。指乡党序齿尊老之礼仪。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后一日,遂有东湖亭之会。公削桑榆之礼,执宾主之仪,揖让升堂,雍容就筵。”【词语桑榆之礼】  成语:桑榆之礼汉语大

  • 闭门羹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羹(音gēng):本指五味调和的浓汁,泛指煮成浓液的食品。“闭门羹”,谓做羹待客而闭门不见。此典比喻冷遇漠视,

  • 膝上文度

    《世说新语.方正》:“王文度(王坦之字)为桓公(温)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王述又称蓝田,为坦之父)。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

  • 魏公笏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唐 文宗皇帝谓宰相曰:‘太宗得魏徵,采拾阙遗,弼成圣政。今我得魏謩,于疑似之间,必极匡谏。虽不敢希及贞观之政,庶几处无过之地。今授謩右补阙,委舍人善为之词。’又问謩曰:‘卿

  • 克传弓冶

    同“克绍箕裘”。《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见“克绍箕裘”。《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可谓不坠家声。”【词语克传弓冶】  成语:克传弓冶汉语大词典:克传弓冶

  • 边韶寝

    源见“孝先便腹”。边韶昼日假卧,弟子曾私嘲其懒。故以“边韶寝”称昼眠。宋司马光《次韵和邵不疑假书江邻幾知方酣寝为诗通意》:“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词语边韶寝】   汉语大词典:边韶寝

  • 犯而不校

    《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犯,冒犯。校,计较。这段话的意思是:曾子说:“自己有能也可以求教于不能的人;自己多知还要请教少

  • 杨朱岐路

    源见“杨朱泣歧路”。岐,通“歧”。喻指纷乱的世道。清朱彝尊《寄表弟查客》诗:“杨朱岐路见不悲,阮籍穷途恸何益?”

  • 太仓梯米

    《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仓乎!”太仓:古时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稊米:小米。原谓指太仓中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其渺小,微不足道。《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

  • 金声掷地

    源见“掷地金声”。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清李渔《闲情偶记.词曲下》:“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于宾白之中,则字字铿锵,人人乐听,有金声掷地之评矣。”叶景葵《〈蔽庐丛志〉序》:“金声掷地,诵左赋而俗耳顿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