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二陆”。美称两文士兄弟。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诗:“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源见“季子貂敝”。指仕途受挫,屡遭冷遇。唐骆宾王《途中有怀》诗:“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源见“梦惠连”。谓梦中觅佳句。宋宋祁《秋日射堂寓目呈应之》诗:“谢枕吟魂迷带草,嵇衿真虑属堂萱。”【词语谢枕】 汉语大词典:谢枕
同“潘郎双鬓”。唐杜牧《赠别》诗:“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源见“百二山河”。形容山关地势险要。清孙致弥《秋感》诗:“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同“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词:“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见“瓦釜雷鸣”。宋·辛弃疾《水龙吟·用瓢泉韵戏陈仁和兼简诸葛元亮》:“倩何人与问:‘~,甚黄钟哑?’”【词语雷鸣瓦釜
源见“绛帐”。敬称马姓前辈。清周亮工《次韵赠同里马遇伯》:“乱里谈经处,春风绛帐融。”
源见“掌上明珠”。指宠爱之人或物。唐白居易《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晋书.王戎传》:“王衍神姿高彻,如琼林玉树,自然是风尘表物。”《世说新语.赏誉上》:“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表物。’”王戎赞扬王衍出类拔萃,后遂以“风尘表物”或“风尘外物”作
《莲社高贤传.百二十三人传》:“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过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净至,语道切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传说晋代有名叫慧远的高僧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