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泥封函谷”。南朝 梁刘孝威《倚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请谢函关吏,行当泥一丸。”
源见“日近长安远”。谓向往京师而不得至,希望难以实现。唐温庭筠《送崔郎中赴幕》诗:“相思休话长安远,江月随人处处圆。”【词语长安远】 汉语大词典:长安远
源见“留侯慕赤松”。指修仙学道,不食人间烟火。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赤松辟谷知难学,要学先生戏五禽。”
同“涸鲋得水”。《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入延陀,如涸鱼得水,其脱必遽。”主谓 干涸的车辙中的鱼得到水。比喻濒临灭亡时获救。《新唐书·契苾何力传》:“何力被执也,或谗之帝曰:‘何力入延陀,如~,其
同“拥鼻吟”。宋杨亿《即目》诗:“掩鼻生愁咏,被襟爽醉魂。”
比喻姻亲。清金和《烈女行,纪黄婉梨事》: “随汝到汝家,嫁汝缔茑萝。今有同船人,男妇数十多。 ” ●《诗·小雅·頍弁》: “岂伊异人, 兄弟匪他。茑与女萝,施于松柏。”頍弁(kui bian): 圆顶
同“燕相说郢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引》:“三坟,太上之典也……其书竹简,其文科斗,其出丘墓,经而参之,史而伍之,燕 郢而说之,凡以强之于坟,亡弗协也。”
游:离家外出。方:常处。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就是要外出,也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常在父母身边,即使要出门,也应有一定去向,以免父母悬念。语出《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
《晋书.羊祜传》:“时吴有童谣曰:‘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祜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祜知其可任,濬又小字阿童,因表留濬监益州诸
《孔子家语.辨乐》:“子路鼓琴,孔子闻之,谓冉有曰:‘甚矣由之不才也!夫先王之制音也,奏中声以为节,流入于南,不归于北。夫南者生育之乡,北者杀伐之域。故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小人之音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