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高听卑

天高听卑

吕氏春秋.制乐》:“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荧惑,火星;心,即商星,在宋之分野),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居君。虽然,可移于相。’公曰:‘宰相所以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矣,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延君年二十一岁。’”

春秋时,宋景公以荧惑(火星)临于宋国上空主诸侯不吉而深感忧虑。但他表示不愿移祸于宰相、人民和年景。星象家子韦指出,景公的善言天定能听到,因德行感天,必使荧惑徙移,因而免除灾祸。

唐.白居易《寄唐生》:“但自高声歌,庶几天听卑。”


其他 原指天虽高远,能听到人间的话,能体察人间善恶而降福祸于人。语本《吕氏春秋·制乐》:“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 宁独死。’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是夕,荧惑梁徙三舍。”宋·苏舜钦《江宁府溧阳令苏府君墓志铭》:“臣有隐痛,顾切如之,~,优暨垂闵!”后用以称颂帝王圣明。三国魏·曹植《责躬诗》:“心之云慕,怆矣其悲,~,皇肯照微。”△多用于称颂方面。→天高听下


【词语天高听卑】  成语:天高听卑汉语词典:天高听卑

猜你喜欢

  • 苟弟转酷

    《晋书.苟晞传》:“迁晞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进为郡公。晞乃多置参佐,转易守令,以严刻立功,日加斩戮,流血成川,人不堪命,号曰‘屠伯’……晞出屯无盐,以

  • 阳云

    同“阳台”。南朝 齐谢朓《七夕赋》:“哂阳云于荆梦,赋《洛》篇于陈想。”唐李白《惜馀春赋》:“披卫情于淇水,结楚梦于阳云。”王琦注:“阳云台即阳台也。”【词语阳云】   汉语大词典:阳云

  • 恭姜

    源见“柏舟”。泛指誓不再嫁的寡妇。晋潘岳《寡妇赋》:“蹈恭姜兮明誓,咏《柏舟》兮清歌。”清叶廷琯《吹网录.守海盐县主簿王顼妻墓志铭》:“事夫执敬,有类于恭姜。”【词语恭姜】   汉语大词典:恭姜

  • 杨朱悲

    同“杨朱泣歧路”。元 苏頔《七佛庵三十韵》:“既兴杨朱悲,复动贾生哭。”

  • 同王霸

    源见“王霸惭”。指守志安贫。清 张蘩《戏为外子拨闷》诗:“儿顽应笑同王霸,婢钝何须学郑玄?”

  • 拉枯折朽

    同“摧枯拉朽”。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七:“虏骑去我军将近,遂释鞅会食,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见“摧枯拉朽”。【词语拉枯折朽】  成语:拉枯折朽汉语大词典:拉枯折朽

  • 鱼书雁信

    同“鱼书雁帖”。《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见“鱼书雁帖”。《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冷清清杳无踪迹。”【词语鱼书雁信

  • 整冠纳履

    源见“瓜田李下”。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四年》:“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谓无过!而整冠纳履,当避嫌疑者也。”并列 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行为。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

  • 客囊羞涩

    源见“阮囊羞涩”。比喻身边无钱。明无名氏《节侠记.围猎》:“自家牛羊满山,马驼蔽野,客囊无忧羞涩,幸舍不致空虚。”清唐孙华《维扬舟中作》诗:“胜事人传跨鹤游,客囊羞涩滞扬州。”主谓 旅途中钱都用完,口

  • 白羽当挥

    源见“顾荣挥扇”。谓从容镇定,战胜强敌,建立功业。明陈子龙《寄密云赵匡谷中丞》诗:“昔日长缨怀壮志,此时白羽公当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