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天上不能有两个太阳,老百姓不能有两个君主。 旧时形容帝王之尊,独一无二。语出《孟子.万章上》:“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之丧,是二天子矣。”《三国演义》八六回:“(邓)芝答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如灭魏之后,未识天命所归何人?’”明.张岱《孙忠烈公世乘序》:“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以此八字留之天壤,直与日月争光。”李劼人《在天回镇》第二部分:“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普天之下,哪有两个皇帝之理?”也引作〔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礼记.坊记》:“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史记.高祖本纪》:“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隋书.北狄传.突厥》:“窃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伏维大隋皇帝,真皇帝也,岂敢阻兵恃险,偷窃名号?”唐.岑羲《为敬晖等论武氏宜削去王爵表》:“臣又闻之,业不两盛,事不两大,故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词语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成语: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汉语词典: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猜你喜欢

  • 袭六为七

    汉司马相如作《封禅文》,奏请武帝重作《春秋》而为一经,继旧六经成为七经。司马相如《封禅文》:“犹兼正列其义,祓饰阙文,作春秋一艺。将袭旧六为七,摅之无穷。”祓:除。祓饰:除去旧事,更饰新文。袭:继。

  • 膺门

    源见“李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唐元稹《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前蜀贯休《别卢使君》诗:“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词语膺门】   汉语大词典:膺门

  • 博施济众

    广施恩惠,救济众人,使人们能免于困难。《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并列 广施德惠,拯救民众。《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多用于施仁政方

  • 仙桃

    源见“王母蟠桃”。神话传说中供西王母等仙人食用的桃。亦泛称桃树或桃实。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诗:“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词语仙桃】   汉语大词典:仙桃

  • 叔向婴拘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宣子杀箕遗……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范宣子怀疑栾盈

  • 柴车逢元亮

    《文选》卷三一江文通《杂体诗三十首.陶徵君(潜)》:“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闇光已夕。”江淹咏前人陶元亮(潜)文中套用了陶的《归去来》中有“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语,化为“日暮巾柴

  • 高步通衢

    见“高步云衢”。《晋书·石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而豺狼避路,信矣哉!”【词语高步通衢】  成语:高步通衢汉语大词典:高步通衢

  • 奔竞

    奔走竞逐,急于求得利禄。《南史.颜延之传》:“外示寡求,内怀奔竞。”意思是表画上似乎把利禄看得很淡薄,内心却拼命追求。【词语奔竞】   汉语大词典:奔竞

  • 龙纶

    同“龙綍”。南唐李中《献乔侍郎》诗:“人间传凤藻,天上演龙纶。”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五:“忽蒙舜日龙纶召,便侍尧天佛会观。”【词语龙纶】   汉语大词典:龙纶

  • 珠流璧合

    同“璧合珠联”。《晋书.陆云传论》:“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