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谓之曰:‘此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复,还,返回,此指将玉放归原处)。’田父虽疑,犹録以归,置于庑下。其
栗(lì粒):发抖。指义纵执法酷苛,使人不寒冷而浑身发抖。后以此典比喻极端恐惧之状。义纵(?——前117年),河东(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汉武帝时,任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和长安(今陕西西安南)
源见“目无馀子”。称扬有才学的人。明袁宏道《戏赠死心和尚》诗:“但知北海是大儿,谁知南宗印真子。”
同“匕鬯不惊”。黄远庸《弹劾案与新内阁》:“吾曹固甚望此震烁中外,匕鬯无惊之新阁出现者也。”见“匕鬯不惊”。【词语匕鬯无惊】 成语:匕鬯无惊汉语大词典:匕鬯无惊
同“恋三宿”。清袁枚《寄庄容可抚军五排一百韵》:“驽马何辞栈,禅心不恋桑。”
同“姜肱被”。清袁枚《端州苦热行》:“试想姜家大被纵然好,可能此际同眠双白头。”【词语姜家大被】 汉语大词典:姜家大被
同“穆逃楚难”。三国 魏曹植《酒赋》:“穆生以醴而辞楚,侯嬴感爵而轻秦。”
同“涸辙之鲋”。明高启《送徐七山人》诗:“自笑失水鲋,空惭得云蛟。”
同“袁安高卧”。唐杨巨源《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诗:“谢监逢酒时,袁生闭门月。”
源见“莫逆”。谓彼此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见“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如出一辙。”【词语相视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