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墓前自誓

墓前自誓

源见“羲之誓墓”。谓决心弃官归隐。宋陆游《示儿子》诗:“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典源】《世说新语·仇隟(xi)》:“王右军素轻蓝田”条注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 曰:“ (王) 述既显授,又检校会稽郡,求其得失,主者疲于课对。羲之耻慨,遂称疾去郡,墓前自誓不复仕。朝廷以其誓苦,不复征也。”《晋书·王羲之传》:“ (王) 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自今之后,敢谕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 (jiao) 日!’”

【今译】 晋代王羲之与王述彼此有嫌隙,后来王述任高官,去检察王羲之任郡守的会稽郡时,故意刁难挑剔。王羲之觉得耻辱,于是称病辞官,去父母墓前发誓说:“从今以后,敢于违背此心,再去贪求官位,就不是您们的儿子。让天地不覆载我,名教不容我。谨以诚心立誓,有如白日!”朝廷从此不再征召他。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释义】 后以此典指决心不再出仕为官。

【典形】 墓前自誓、誓墓羲之、右军誓墓。

【示例】

〔墓前自誓〕 宋·陆游《示儿子》:“墓前自誓宁非隘,泽畔行吟未免狂。”

〔誓墓羲之〕 元·赵文《塞翁吟》:“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右军誓墓〕 清·丘逢甲《送朱古微学使》:“右军誓墓心谁白,永叔归田鬓未斑。”


猜你喜欢

  • 参军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称颂宴乐之中的名士风雅洒脱,才思敏捷。宋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韵》词:“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词语参军吹帽】   汉语大词典:参军吹帽

  • 却赏

    源见“鲁连辞赏”。谓有功不受封赏的高风亮节。明陈子龙《咏史》之二:“却赏贵仲连,辟谷怀子房。”

  • 挟輈走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乃大逵,弗及,子都怒。”輈,音zhōu,车辕。春秋时,郑国公孙阏与颍考权争夺兵车,颍考叔挟

  • 索长安米

    同“索米长安”。元 马祖长《丁卯上京四绝》之四:“何如坐索长安米,只有诗歌满翰林。”

  • 激浊扬清

    激:冲除;浊:污秽。用以比喻除恶扬善。出自唐王珪之语。王珪(570-638年)字叔玠(jiè界),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隋时曾任太常奉礼郎。唐武德初,任东宫中舍人,跟随太子李建成。后因事流放嶲(xī

  • 如簧

    同“如簧之说”。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七:“或以如簧自进,或以徂诈相倾。”【词语如簧】   汉语大词典:如簧

  • 瓜祭

    古人食瓜,将食,必先以祭祖,谓食瓜荐新,表示不忘本。《礼记.玉藻》:“瓜祭上环。”上环:切瓜作环形,有上环、下环之分,上环为蒂部,下环为脱花处,祭时取上环。【词语瓜祭】   汉语大词典:瓜祭

  • 蝶魂

    同“蝶魄”。宋陆游《新寒小醉睡起日已高戏作》诗:“栩栩蝶魂闲自适,绵绵龟息静无声。”【词语蝶魂】   汉语大词典:蝶魂

  • 司空惯

    同“司空见惯”。宋晁补之《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 鼎鱼

    源见“鱼游沸鼎”。指处于险境或濒临灭亡的人或事物。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鼎鱼犹假息,穴蚁欲何逃?”【词语鼎鱼】   汉语大词典: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