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无毡
《晋书.吴隐之传》:“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人,虽身居高官,却坚守清操,极为清廉简朴,常用竹篷当屏风,坐下常无毡席。后用为咏廉吏贫素之典。
唐.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晋书.吴隐之传》:“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人,虽身居高官,却坚守清操,极为清廉简朴,常用竹篷当屏风,坐下常无毡席。后用为咏廉吏贫素之典。
唐.杜甫《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诗:“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晏子春秋.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汉 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于是童幼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觿,委介免胄,比
同“阮籍哭”。嗣宗,阮籍字。清周闲《点绛唇.自题花下填词图》套曲:“也抵得回车大恸嗣宗哭,出门一破士龙笑。”【词语嗣宗哭】 汉语大词典:嗣宗哭
亦作“捷足先登”。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比喻帝位。疾:快速。主谓 跑快的人先得到东西。比喻行动快捷的人先达到目的。《史记·淮阴侯
《文选》卷二东汉.张平子(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贔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厥迹犹存。”三国吴.薛综注:“华,山名也。巨灵,河神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
《史记.李斯传》:“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汉书.王尊传》:“尊为(益州)刺史,至其阪(九折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尊谓(东平王)曰:‘……天下皆言王勇,顾但负贵,
获得富贵的希望。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词语万里之望】 成语:万里之望
《史记.高祖功臣年表序》:“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西汉武将绛侯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之夺正色。”后以“以紫乱朱”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汉
源见“望夫石”。形容矢志不二,精诚至极。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