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善颂善祷

善颂善祷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孔颖达疏:“张老因颂寓规,故为善颂,文子闻义则服,故为善祷。”献文子:赵武。轮:高大。奂:众多。要:通“腰”。聚国族:指贵族的聚会。九京:即九原,是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所在。旧时用“善颂善祷”称赞能寓规劝于颂祷之中。


并列 颂,颂扬。祷,祝告。善于颂扬,善于祈求。隐含规诫于颂祷之中。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 美哉奂焉! 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孔颖达疏:“张老因颂寓规,故为善颂,文子闻过即服而拜,故为善祷。”《宋史,乐志十四》:“~,三加弥尊。”△褒义。指能把规劝意思巧妙地融合在对君王、主上的颂祷声中。”→淡言微中 ↔直截了当


【词语善颂善祷】  成语:善颂善祷汉语词典:善颂善祷

猜你喜欢

  • 三宿空桑

    同“三宿桑下”。清 丘逢甲《忆上杭旧游》诗:“三宿空桑我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 不言而喻

    喻:通晓,了解。不讲而自明,比喻事情的顺理成章,不难理解。《孟子.尽心上》:“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偏正 不需要说明、解释就能知道、明白。语出《孟子·尽心上》:“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刘卫华、

  • 食枣如瓜

    源见“枣大如瓜”。指珍奇的果实或食品。宋邓肃《临江仙.登泗州岭》词之八:“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

  • 剑首炊

    同“剑头炊”。金路铎《汴梁公廨西楼》诗:“蒲宦槐安梦,浮名剑首炊。”【词语剑首炊】   汉语大词典:剑首炊

  • 叔夜琴

    源见“广陵散”。指优美的音乐。亦喻优美的莺鸣声。五代齐己《早莺》诗:“羽林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

  • 衣冠南渡

    唐刘知幾《史通.邑里》:“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本指西晋末,晋元帝建都建业(今江苏 南京),中原士族相继南渡之事。后用“衣冠南渡”为历代北方战乱时中原士

  • 远水救不着近火

    见“远水不救近火”。《老残游记》:“我家里虽有银子,只是派人去,至少也得三天,~!”

  • 箪瓢陋巷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后因以“箪瓢陋巷”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世说新语.文学》“桓公、王长史、王蓝田、谢镇西并在”刘孝标注引《王述别传

  • 翔贵

    比喻物价上涨,如同鸟的飞翔。《汉书.食货志》:“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价翔贵。”宋代蔡襄《酂阳行》诗:“今岁谷翔贵,鼎饪无以烹。”【词语翔贵】   汉语大词典:翔贵

  • 屋乌

    同“屋上乌”。明张凤翼《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难供在粥?,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乌休弃捐。”【词语屋乌】   汉语大词典:屋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