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君平卖卜

君平卖卜

卜(bǔ补):占卜,即算卦,预测吉凶。西汉隐士严君平,蜀地人,常在成都市上卖卜算卦。每天只占卜几卦,得百文钱,只要够一天的花销就收摊,关门下帘,专心研究《老子》。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遵照老子、庄子思想的旨意著书十多万言。严君平活到九十多岁,终生不与官府交往,深受四川人敬仰。后以此典表示占卜算卦,或咏蜀地风物。

【出典】:

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3056、3057页:“(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庄)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

【例句】:

南朝宋·鲍照《咏史》:“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唐·杜甫《清明》:“虚沾周举为寒食,实藉君平卖卜钱。” 唐·邵昇《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无路乘槎窥汉渚,徒知访卜就君平。” 唐·李博《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喜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唐·韦庄《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未酬阚泽佣书债,犹欠君平卖卜钱。” 宋·苏轼《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属国新从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 宋·黄庭坚《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 宋·秦观《和子瞻双石》:“支机亦何据,但出君平卜。” 金·元好问《寄辛老子》:“百钱卜肆成都市,万古诗坛子美家。” 明·袁宏道《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湾艇子一竿丝,不学成都先生卦。” 明·吴廷翰《清江引·归兴》:“山歌元亮词,日课君平卦,漫腾腾受用些闲潇洒。” 清·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以代子陵钓,无愧君平卜。”清·黄景仁《杂感》:“升沉不用君平卜,已办秋江一钓竿。”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五○九引晋·皇甫谧《高士传》 曰:“严遵字君平,蜀人。常卖卜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扬雄少从之游,数称其德。李强为益州牧,喜曰:‘吾得君平为从事,足矣。’雄曰:‘君可备礼与往见,其人不可屈也!’王凤请交,不许,叹曰:‘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时人服之。”《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

【今译】 汉代严遵 (一作“尊”) 字君平,蜀地人,常在成都市上卖卜,每天只占卜几个人,得到百钱足以养身即止,闭门下帘讲授《老子》,或著书,不与官府结交,终身不出作官,当时人都钦佩他。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隐士淡泊为生,自足自食; 也用以指占卜算卦; 亦用以咏蜀地风物。

【典形】 百钱卜肆、卜肆成都、成都卜、成都卖卜、成都先生卦、君平卜、君平帘、君平卖卜、蜀严、问君平、下帘帷、下帷授老子、严君卦、蜀中夫子、寂寞君平、帘下君平、君平说卦、君平市隐、卜肆寂寞。

【示例】

〔百钱卜肆〕 金·元好问 《寄辛老子》:“百钱卜肆成都市,万古诗坛子美家。”

〔卜肆成都〕 宋·黄庭坚《次韵寅庵》:“略有生涯如谷口,非无卜肆在成都。”

〔成都卖卜〕 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隐士》:“霸陵采樵路,成都卖卜钱。”

〔成都先生卦〕 明·袁宏道《赋得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湾艇子一竿丝,不学成都先生卦。”

〔君平卜〕 清·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以代子陵钓,无愧君平卜。”

〔君平帘〕 唐·刘禹锡《和严给事闻唐昌观》:“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君平卖卜〕 唐·杜甫《清明》:“虚沾周举为寒食,实藉君平卖卜钱。”

〔蜀严〕 明·陈子龙《杂诗》之十:“楚龚既磊落,蜀严聊倘佯。”

〔问君平〕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下帘帷〕 宋·苏轼《赠虔州术士谢晋臣》:“属国新从海外归,君平且莫下帘帷。”

〔下帷授老子〕 宋·陆游《舟中遣怀》:“但思下帷授老子,那复骑牛读汉书。”

〔严君卦〕 唐·罗隐《圣真观罗真师院》:“帘下严君卦,窗间少室峰。”


猜你喜欢

  •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同“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出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见“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巴金《秋》:“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词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成语:

  • 六铢衣

    《长阿含经.忉利天品》载:忉利天“衣重六铢”。铢,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四分之一两。其衣极薄且轻。后以“六铢衣”指佛、仙所著之衣。唐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诗:“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 垂拱而治

    《书.武城》:“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战国策.齐策五》:“当是时,秦王垂拱授西河之外,而不德魏王。”垂拱,谓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气力。后多用为颂扬帝王无为而治。《文选》卷四七王

  • 五六六七

    源见“沂水舞雩”。称学生。《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五六六七,训导若神。”【词语五六六七】  成语:五六六七汉语大词典:五六六七

  • 无材无德痴顽老

    源见“长乐老”。老年人借以自我谦嘲其老朽。宋张元幹《念奴娇》词:“谁似老子痴顽,胡床敧坐,自引壶觞醉。”宋陆游《醉歌》诗:“无材无德痴顽老,尔来对客惟称好。”

  • 卧理淮海

    同“卧淮阳”。唐刘禹锡《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

  • 鸡犬云中

    同“鸡犬升天”。清董元恺《满江红.谈沧儒属题挥锄居》词:“鸡犬云中,曾栖息,匡君岩腹。”

  • 绣囊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武陵记》:“后汉马融勤学,梦见一林,花如绣锦,梦中摘此花食之。及寤,见天下文词,无所不知。时人号为‘绣囊’。”后因以“绣囊”形容人文词知识极其丰富,“林花梦”则用为文才长进的

  • 伯鸾之灶

    源见“不因人热”。比喻沾他人的光或依附他人。伯鸾,梁鸿的字。清全祖望《亭林先生神道碑》:“徐尚书 乾学兄弟,甥也。当其未遇,先生振其乏,至是鼎贵……累书迎先生南归,愿以别业居之,且为买田以养,皆不至。

  • 参军吹帽

    源见“孟嘉落帽”。称颂宴乐之中的名士风雅洒脱,才思敏捷。宋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韵》词:“闻道使君携将吏,高会,参军吹帽晚风颠。”【词语参军吹帽】   汉语大词典:参军吹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