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人看待今人,也像今人看待前人一样。 常用以抒发古今递变的感慨。 也表示要借鉴前人。语出《汉书.京房传》:“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一作〔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世说新语.规箴》:“(京房)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耶?’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后多引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旧唐书.裴炎传》:“炎进谏曰:‘皇太后,天下之母,圣德临朝,当存至公,不宜追王祖祢,以示自私。且独不见吕后之败乎?臣恐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宋.柳开《与李宗谔秀才书》:“后之视今,犹今视昔也,足下惟勉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知难》:“有其理者,不必有其事;接以迹者,不必接以心。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逃名》:“作家一排一排的坐着,将来使人笑,使人怕,还是使人厌倦呢?现在也很难测定。但若据‘前车之鉴’,则‘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大约也还不免于‘悲夫’的了。”


猜你喜欢

  • 枯辙

    同“涸辙”。宋沈辽《和张宝臣即元韵》:“枯辙不能活鲿鯋,骐骥垂耳伏盐车。”

  •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晋·张华《鷦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词语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成语: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汉语大词典: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雄鸡断尾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春秋时,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后用为

  • 张翰欲归

    同“张翰思归”。唐孟浩然《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诗:“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 捉襟肘见

    同“捉衿见肘”。《歧路灯》七七回:“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肘见,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见“捉衿见肘”。【词语捉襟肘见】  成语:捉襟肘见汉语大词典:捉襟肘见

  • 妻梅子鹤

    同“梅妻鹤子”。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矣。”【词语妻梅子鹤】  成语:妻梅子鹤汉语大词典:妻梅子鹤

  • 桃叶女

    源见“桃叶桃根”。指爱妾。宋苏轼《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词语桃叶女】   汉语大词典:桃叶女

  • 御朽

    源见“朽索驭马”。喻指危险。《隋书.房彦谦传》:“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兢怀。”【词语御朽】   汉语大词典:御朽

  • 空王

    《诸经集要.三宝》引《观佛三宝经》:“昔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号曰空王。”《园觉经》:“佛为了法之王,又曰空王。”信奉佛教的人将佛主称作“空王”。后将“空王”用作咏信佛崇佛的典故。唐.白居易《宿香山寺酬

  • 握符

    汉班固《东都赋》:“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后以“握符”谓即帝位。符,指帝王受命于天的符命。《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萧 曹扶汉祖,灭秦 项以宁乱。魏氏乘时于前,皇齐握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