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吊:安慰。抚慰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亦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明.沈采《千金记.励兵》:“入境秋毫无犯,吊民伐罪,敌破纵横。”

宋书.檀道济传》:“伐罪吊民,正在今日。”


并列 吊,慰问。指慰问受苦的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语本《孟子·滕文公下》:“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三国演义》31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褒义。用于政治主张方面。→除暴安良 为民请命 护国救民 ↔草菅人命 祸国殃民。也作“伐罪吊民”、“伐罪吊人”。


【词语吊民伐罪】  成语:吊民伐罪汉语词典:吊民伐罪

猜你喜欢

  • 终军志

    源见“终军弃?”。指建功立业的大志。唐李咸用《边城听角》诗:“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

  • 燕雀贺厦

    同“燕雀相贺”。宋李刘《贺丞相明堂庆寿启》:“燕雀贺厦,岂惟免风雨之忧。”【典源】《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今译】准备好热水洗澡时,虮虱就相互哀吊,屋舍建

  • 曹蜍李志

    《世说新语.品藻》:“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曹蜍指晋人曹茂之,字永世,小字蜍,彭城人;李志字温祖,江夏钟武人。二人均善书,但为人无可

  • 荆花紫

    源见“田家荆合”。象征昆季和睦,家庭兴旺。清陈维崧《菩萨蛮.遥题广陵吴元式棣友堂》词:“驱车昨过田真里,千年想象荆花紫。”

  • 十州铸铁

    源见“铸成大错”。指造成重大损失和错误。清钱谦益《次韵答士龙》之二:“十州铸铁人谋错,万物为铜大冶非。”

  • 和氏泪

    同“和玉悲”。唐刘得仁《送友人下第归觐》诗:“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 间不容发

    谓两者之间相距极微,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死与生、成与败极为接近,比喻形势紧迫危急到了极点。淮阴人枚乘(?一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初为吴王刘濞(bì必)郎中,上书劝刘濞不要谋反,说:“如果用

  • 没奈何

    宋洪迈《夷坚支志.戊四.张拱之银》:“俗云张循王(俊)在日,家多银,每以千两镕一球,目为没奈何。”宋代张俊晚年投靠秦桧,封清河郡王,拜太师,居西湖,聚敛财货,所以家中银两甚多。他让人把每千两银子铸成一

  • 志大才疏

    同“才疏志大”。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并列 志向远大而才学疏浅。语本《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鲁迅《

  • 荆山泣玉

    源见“和氏之璧”。指为怀才不遇蒙冤被罪而悲伤。元周砥《放歌行赠宋君》诗:“荆山泣玉徒自苦,夷门抱关谁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