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发迹

发迹

旧谓人由贫贱低微而到得志显达。《后汉书.耿弇传》:“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耿弇( ㄧㄢˇ yǎn 奄):东汉茂陵人,光武时,以功封好畸侯。


发迹”指由隐微而得志显达或由贫困而富足的情况。

“发”有许多义项,这里义为 “显现”或 “显露”。 《左传·昭公元年》: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杜注: “发,见也。”显现或显露而后可见。

“迹”指足迹。《说文·辵 ( chuò) 部》“迹”段注: “《庄子》云:‘夫迹,履之所出。’”履之所出,即谓足迹。

因此, “发迹”之意,就是显现出了迹象。这当然是字面的意思。它的隐喻意义在于: 原来并无什么踪迹,现在却明显地看得出来了。也就是说,原来是个微不足道的、卑微的人,现在却飞黄腾达、做官了、当领导了。或者说,原来穷困潦倒,现在却大富大贵,人人皆知了。这种情况便称为 “发迹”。

“迹”,在这里隐含着 “地位”、“财富”的意义; “发”,在这里还有 “暴发”,突然产生的意义。因此,确切地说, “发迹”就是突然地由卑微到显贵或由穷困到富有的情况。


【词语发迹】   汉语词典:发迹

猜你喜欢

  • 饿虎饥鹰

    比喻凶猛贪婪的人。本指拓跋晖、卢昶。拓跋晖,字景袭,北魏昭成帝后人,沉雅、聪敏,广读文史,世宗即位封给事黄门侍郎。昔日高祖迁都时,因为权贵世家难于迁移,为平和众人情绪,曾许诺冬天居南方,夏天居北方。世

  • 梅福佯狂

    源见“吴市隐”。称变姓名隐居避世。清顾炎武《陆贡士来复述昔年》诗:“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 曲全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后以“曲全”谓委曲求全。《庄子.天下》:“人皆求福,己独曲全。”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天道当曲全,小智惊后患。”亦指委曲成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重损己资,曲

  • 铜盘

    同“铜盘重肉”。唐黄滔《祭南海南平王文》:“虽琼树之未亲,若铜盘之已接。”【词语铜盘】   汉语大词典:铜盘

  • 海岛士

    源见“田横岛”。指侠义之士,壮士。唐孟郊《汴州离乱后忆韩愈》诗:“海岛士皆直,夷门士非良。”

  • 松作大夫

    同“大夫松”。唐元稹《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鳖解称从事,松堪作大夫。”

  • 效鹰鹯

    《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使大史克对曰:“光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礼,行父奉以周旋,弗敢失队。曰:‘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鹰鹯(zhān似鹞

  • 大器晚成

    本指制造贵重的器物需时较久,后则泛指有大才能的人成功的时间比较晚。老子在论述他的辩证法思想时说,最大的方形,却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听不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出典】:

  • 锦字挑思

    源见“织锦回文”。谓情书引起以往的情思。明汤显祖《紫钗记.折柳阳关》:“关心事,省可的翠绡封泪,锦字挑思。”

  • 众口销金

    同“众口铄金”。汉 焦赣《易林.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见“众口铄金”。【词语众口销金】  成语:众口销金汉语大词典:众口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