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梯之言

去梯之言

用以比喻发自肺腑之言,或机密重要的计策、谋划。刘表有两个儿子,因听信后妻之言,喜爱少子刘琮,厌恶长子刘琦。刘琦为此忐忑不安。适值刘备、诸葛亮寓居新野,刘琦问安身之计于诸葛亮,屡遭拒绝。于是便带他一起游赏后园,登上高楼,派人把楼梯抽去,对诸葛亮说:“今天我们在此楼上,上不挨着天,下不挨着地,话从你的口中说出来,进到我的耳朵里,这样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开导他说:“你不明白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被杀,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反而很安全吗?”刘琦听了终于悟出其意,于是暗中策划如何外出领兵,后出任江夏太守。

【出典】: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35第914页:“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

【例句】:

宋书·蔡兴宗传》:“仆荷眷深重,故吐去梯之言,宜详其祸福。” 唐·韩偓《感事三十四韵》:“去梯言必尽,仄席意弥坚。”


偏正 上楼后拿掉楼梯说话。形容极为机密的话。语本《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言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


【词语去梯之言】  成语:去梯之言汉语词典:去梯之言

猜你喜欢

  • 竹马迎呼

    同“竹马交迎”。唐赵嘏《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诗:“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 亡命之徒

    亡:逃亡。命:即“名”。亡命:脱离户籍或改名。徒:人。原指改名换姓,逃亡在外的人。后也指不顾性命,违法作恶的人。郭彦(?-569年),太原阳曲(山西太原北)人。宇文泰任为虞部郎中。北周代魏,任澧州(今

  • 卖垆

    源见“文君沽酒”。借指酒肆、酒店。唐元稹《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唤客潜挥远红袖,卖垆高挂小青旗。”垆,一本作“炉”。【词语卖垆】   汉语大词典:卖垆

  • 出人头地

    源见“放他头地出”。谓才能、成就高人一等。明陆采《怀香记.飞报捷音》:“书生俊杰真天纵,出人头地建奇功。”述宾 形容超出别人或高人一等。语本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柳

  • 握火

    同“怀火”。宋刘筠《与客启明》诗:“垂天借偷《齐谐志》,握火寻盟《越绝书》。”

  • 禹行舜趋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原谓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矩。梁启超《论私德》:“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

  • 潘安秋兴

    晋潘岳《〈秋兴赋〉序》:“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底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名篇。”后以“潘安秋兴”喻指赏秋的兴致和咏秋的才情。唐李端

  • 和羹

    《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来汝说……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若出和羹,尔唯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据《尚书》载,殷高宗曾命傅说作相,并将他喻作调羹汤的调味品。后将“和羹”作

  • 群雁啮死

    汉代翟义的哥哥见犬啮雁群而先兆翟义兵败的故事。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九:“王莽居摄,东郡太守翟义知其将篡汉,谋举义兵,兄宣教授,诸生满堂,群鹅雁数十在中庭,有狗从外入啮之,皆死。……数日,莽夷其三族。”

  • 黄金铸范蠡

    《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浃日而令大夫朝之,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曰:‘后世子孙,有敢侵蠡之地者,便无终没于越国,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相传范蠡遁隐后,变易姓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