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首助词,无义。)于胡底(厎:音zhǐ后亦写作“底”)。”郑玄笺:“于往底,至也。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将何所至乎?言必至于乱。”伊于胡底意思是到什么地步为止。(
原指当朝权贵们交往频繁,门庭若市,车马络绎不绝。明德马皇后(?-79年)马援幼女,十三岁入宫,为贵人,明帝永平三年(60年)立为皇后。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尚节俭,“常衣大练,裙不加缘”。她鉴于西汉外
源见“千金市骨”。千里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气质。宋苏轼《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词语千里骨】 汉语大词典:千里骨
同“刘阮天台”。唐 吕岩《七言》诗之一〇四:“曾随刘 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五灯会元.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后以“拈花一笑”喻心
旧指按照孔孟之道,修养自身品性,管好家庭,治理好所在地区(原指诸侯国),最后使全中国安定太平。语出《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多引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元.苏
同“献可替否”。《明史.职官志一》:“中极殿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见“献可替否”。《元史·陈颢传》:“臣愿得朝夕左右,~,庶少裨万一,亦以全臣愚忠。”【词语献替可否】 成语:献替可否汉语
闯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这是一句迎接李自成起义军进京的童谣,编者为李岩(?-1644年),初名信,明末河南杞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被诬下狱,为红娘子劫出,投奔李自成。十六年任中营制将军。
降低志气,辱没身分。 表示与世俗合流。语出《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
源见“漆室忧葵”。借指国家遭难之事。元 赵昉《丙申冬游黄山》诗:“误返屠羊肆,空忧漆室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