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烂羊”。宋周必大《腊旦大雪运使何同叔送羊羔酒拙诗为谢》:“烂头自合侯关内,何必移封向酒泉!”
《世说新语.识鉴》:“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才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后汉乔玄有识人之鉴,当曹操少年时,玄就看出他决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后以负鼎之愿谓希望担任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后汉书.马援传论》:“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
同“沙丘之马”。宋惠洪《神驹行》:“沙丘牡黄马已死,俗马千年不能嗣。”
同“腹笥”。明王思任《〈啜墨阁近稿〉序》:“无论其腹笥便便,千古自贮,即其豁鼻卷须,戟如猬插,亦时时有老骥伏枥之意。”主谓 腹笥,言腹中所记之书籍。比喻人饱学。《后汉书·边韶传》:“腹便便,五经笥。”
《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宣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汉光武帝大破赤眉军,樊崇等率众归降,兵甲堆积,高与熊耳山齐。兵甲
源见“以莛撞钟”。比喻才识浅陋者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宋王安石《韩持国从富并州辟》诗:“有如持寸莛,未足撼镗?。”
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仁就来了。 表示实行仁德,完全决定于自己。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矣。’”《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此四者(按指妇德、妇言、妇容、妇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后因以“迁兰变鲍”比喻潜移默化。《南史.恩幸传论》:“探求恩色,习睹威颜,
《庄子.应帝王》:“(列子)又与之见壶子。出而谓列子曰:‘幸矣,子之先生遇我也!有瘳矣,全然有生矣!吾见其杜权矣。’列子入,以告壶子。壶子曰:‘乡吾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