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风不竞

南风不竞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入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竞,强劲,不竞是微弱不和的意思),多死声:楚必无功。’”

楚军北侵晋国,晋乐师师旷听到这个军事情报后,用律吕歌唱北风和南风乐曲,用占卜判断敌情(这是一种无有任何科学和事实根据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妄断)。他认为晋国在北,楚国在南,故以北风与南风作为两国的象征。师旷唱南风乐曲,南曲音调微弱而不与律声相和谐,他判断既然南风不竞,楚军必不获利不会有什么进展,故说“不害”。

后以南风不竞,常泛指军事或棋势等两相交锋中,处于南边的一方有失势失利的态势。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这里的“南风不竞”指樗蒲博戏的局势。

宋.杨万里《海鰌赋》:“牙斯(此以新莽时匈奴单于囊智牙斯侵汉,借指金主完颜亮侵宋)抵掌而笑曰:‘吾固知南风之不竞,今其幕有乌而信焉(参阅本书“楚幕有乌”条)。’”


主谓 南风,南方的音乐。竞,强劲。南方的音乐低沉而不强劲。比喻衰弱不振。清·觉佛《女英雄》:“不料近十年国威扫地,~,中原成游牧之场。”△贬义。多用于形容国家或地区等衰退,不景气方面。也作“不竞南风”。


【典源】《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晋·杜预注:“歌者吹律以咏八风,南风音微,故曰不竞也。师旷唯歌南北风者,听晋楚之强弱。”

【今译】 晋国听说楚兵前来攻打、乐师师旷说:“不要紧。我先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之音微弱,其中多死声。楚国一定无功而返。”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衰弱不振; 或形容一方局势不利。

【典形】 北风竞、多死声、南风不竞、南风多死声、南竞、竞南风、师旷审音、师旷觇风、死声多。

【示例】

〔北风竞〕 宋·苏轼《江涨用过韵》:“行看北风竞,来救南风蹙。”

〔多死声〕 唐·贾至《燕歌行》:“南风不竞多死声,鼓卧旗折黄云横。”

〔南风不竞〕 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既而南风不竞,北道言旋,幕府既开,邦君且止。”

〔南风多死声〕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

〔南竞〕 清·赵翼《军营夜坐》:“关门风静无南竞,戎索星低欲北流。”

〔竞南风〕 唐·杜甫《最能行》:“此乡之人器量窄,误竞南风疏北客。”

〔师旷审音〕 清·吴伟业《八风诗·南风》:“师旷审音吹不竞,钟仪怀土操谁传。”

〔师旷觇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词语南风不竞】  成语:南风不竞汉语词典:南风不竞

猜你喜欢

  • 昭君泪

    源见“昭君出塞”。谓远离故国,悲伤哀愁。宋姜夔《疏影》词:“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宋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词:“昭君泪流,手撚琵琶弦索。”

  • 六卿分晋

    《史记.晋世家》:“昭公六年卒。六卿强,公室卑。”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韩、赵、魏、范、中行及智氏为卿。”又,顷公“十二年,晋之宗家祁傒孙、叔向子,相恶于君。六卿欲弱公室,乃遂以法尽灭其族,而分其

  • 冯妇车

    源见“冯妇”。指善搏虎者所乘之车。元李俊民《宣差射虎》诗:“眈眈来此被谁驱?不防邂逅冯妇车。”

  • 帝子痕

    源见“湘妃竹”。指泪痕。清曹申吉《楚南》诗:“楚南近日苍生泪,不是当年帝子痕。”

  • 白头宫女

    唐.元稹《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的大意为:几个白头宫女,在春天花开季节,回忆当年开元遗事,闲述玄宗皇帝的各种轶闻。诗歌集中表达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和红颜易老的人

  • 伴白云

    源见“白云心”。指隐居或僧道生活。宋 吴千能《水调歌头.澹氏人安在》词:“一床一枕,依然犹伴白云闲。”

  • 莲社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伊大敬感乃为建刹,名其殿曰神运,以在永师社东,故号东林,……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言之宾,不期而至者,慧永、慧持、道生、昙顺、僧叡、昙恒、道昺……名儒刘程之、张野、周续之

  • 随蓝

    源见“青出于蓝”。指从师学习。唐张鷟《龙筋凤髓判》卷二:“随蓝改质,实藉招携;题竹书名,良资教授。”【词语随蓝】   汉语大词典:随蓝

  • 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

    陈旧腐朽的东西变为神妙奇特的东西,神妙奇特的东西变为陈旧腐朽的东西。 表示对立的事物相互转化。语出《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 羊说

    同“屠羊说”。晋葛洪《抱朴子.嘉遁》:“羊说安乎屠肆,杨朱吝其一毛。”【词语羊说】   汉语大词典: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