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楼高兴

南楼高兴

同“南楼佳兴”。清陈维崧《念奴娇.十六夜对月呈孙北海先生》词:“南楼高兴,依稀清啸将绝。”


【典源】《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亮) 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晋书·庾亮传》亦载。

【今译】 晋代庾亮 (字元规) 任太尉,在武昌时,秋月初上,景色清新。下属殷浩、王胡之等登上南楼吟咏,刚刚上来兴致,听到楼前道上有木屐声甚响,知道庾公来了。不一会见庾亮带着十几名从人步行而来,大家想起身回避。庾亮说:“诸位再留一会儿,我对这里兴致也满高的。”于是坐在胡床上,与大家吟咏谈笑,十分融洽快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文人集会,吟咏赏乐; 或用以表现月夜景色。

【典形】 胡床谈笑、老子南楼、楼月、南楼高兴、南楼老子、兴不浅、庾公楼、庾亮据床、庾亮南楼、庾令楼、庾楼、元规啸咏、诸君少住、坐胡床、老子兴不浅、醉倚胡床、今古一南楼、庾监高楼、楼移庾亮、庾公兴不浅、胡床待月、庾亮楼、庾公意、据胡床、兴不薄、庾楼高兴、老子上南楼。

【示例】

〔胡床谈笑〕 清·钱谦益《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之四:“拥髻风情传后阁,胡床谈笑忆南楼。”

〔老子南楼〕 元·卢挚《蟾宫曲·武昌怀古》:“有越女吴姬楚酒,莫虚负老子南楼。”

〔楼月〕 唐·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

〔南楼高兴〕 金·元好问 《中秋雨夕》:“南楼高兴在胡床,十日秋阴负一觞。”

〔南楼老子〕 宋·辛弃疾《瑞鹤仙·南剑双溪楼》:“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

〔兴不浅〕 元·卢挚《六州歌头》:“问南楼月,痴老子,兴不浅,夜如何。”

〔庾公楼〕 宋·陈师道《和刘元乐月夜》:“胡床欲上庾公楼,那复周南叹滞留。”

〔庾亮据床〕 宋·朱淑真《题回并楼》:“庾亮据床谈兴逸,仲宣倚槛客愁轻。”

〔庾亮南楼〕 清·王摅《中秋秦淮望月》:“庾亮南楼兴不浅,对此忽复思荆蛮。”

〔庾令楼〕 宋·贺铸《题汉阳招真亭》:“但见庾令楼横烟树杪,角声催月渡江来。”

〔庾楼〕 明·汤显祖《牡丹亭》:“南归草草寄东流,明月同谁啸庾楼?”

〔元规啸咏〕 清·邓廷祯《月华清·中秋月夜》:“前事,似元规啸咏,那时情思。”

〔诸君少住〕 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

〔坐胡床〕 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


猜你喜欢

  • 尻轮

    同“尻轮神马”。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四三:“忽想尻轮到五洲,海泓烟点小齐州。”【词语尻轮】   汉语大词典:尻轮

  • 步步生金莲

    唐.李延寿撰《南史.齐东昏侯纪》:“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据说南朝齐东昏侯时,潘妃创女子缠足,有铺金莲踏行之事。所谓步步生金莲,实际上原是体现潘妃倍受恩宠,从另一方

  • 灵查

    同“灵槎”。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词语灵查】   汉语大词典:灵查

  • 穷途泪

    同“穷途恸哭”。唐骆宾王《早发诸暨》诗:“独掩穷途泪,长歌《行路难》。”

  • 胡天胡帝

    《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严复《原强》:“故使形势可恃,国法尚行,则齅靴剺面,胡天胡帝,扬其上于至高,抑其己于至卑

  • 赋上林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上读《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赋奏,天子以为郎。”赋即《上林赋》。汉朝文士司马相如因上赋(即

  • 乘黄鹤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九一六“羽族部三”“鹤”引(任昉)《述异记》:“荀瓌字叔玮,潜栖却粒(潜栖,避世隐遁;却粒,不食谷粒,即道家之所谓“辟谷”)。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同“不正李园冠”。《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使不得!第一家中母亲严谨;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要来张胜家中,断然使不得。”其他 走经瓜田别弯腰提鞋子,路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理正帽子。比喻

  • 南海献荔支

    《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由是遂省焉。”后汉时,南海郡有献荔支之劣政。后遂用为刺献荔腐败政治之典。唐.

  • 卖赋千金

    源见“长门赋”。谓文章价值高。元范梈《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韵》:“题桥一字终何益,卖赋千金竟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