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善。 一人办了好事,亿万臣民便会得到幸福。 旧时常用以规劝国君推行善政。语出《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淮南子.缪称训》:“昔东户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遗,耒耜余粮宿诸亩首,
亦作“东郭㕙”,狡兔名。《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 ㄑㄩㄣ qūn 囷)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
孽:罪孽,灾祸。逭( ㄏㄨㄢˋ huàn ):逃避。 自己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语出《书.太甲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礼记.缁衣》引同。后多引作〔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
人:一作“仁”。 不要相信他立身正直,须要提防他为人不仁。 古代熟语。表示对人不可轻易相信,放松警惕。语出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结交警语》:“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西游记》八一回:“老
源见“隋侯之珠”、“黄雀报”。谓知恩图报。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偏正 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玉环报恩。据《淮南子·览冥训》汉·高诱注: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以药封之
宋.陶谷《清异录.器具》:“江南烈祖素俭,寝殿不用脂烛,灌以乌舅子油,但呼乌舅。案上捧烛铁人,高尺五,云是杨氏时马厩中物。一日黄昏急须烛,唤小黄门:‘掇过我金奴来’。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源见“覆酱瓿”。喻著作不被理解。唐陆龟蒙《纪事》诗:“骏骨正牵盐,《玄》文终覆酱。”
源见“丰城剑气”。埋藏在地下的宝剑。喻未展用的人才。唐黄滔《卢员外》:“且杰如韩信,未归汉祖以谁知;美若西施,不入吴宫而孰验?所以蛰剑而凌虚吐耀,焦桐而骇耳飞声。”【词语蛰剑】 汉语大词典:蛰剑
《旧唐书.杨贵妃传》:“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舃,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途。”杨氏贵宠,骄奢淫逸,五家从幸,队服光彩如百花焕发
本义为小儿;又喻指笋或作笋的别名。唐代杜甫《漫兴》诗:“竹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宋代姚宽《西溪丛语》:“杜牧之诗:‘小莲娃欲语,幽笋稚相携。’言笋如稚子,与‘竹根稚子’同意。”《事物异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