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匹夫之勇,指单凭个人力量的血气之勇。孟子在回答齐宣王提出的与邻国来往应持什么原则时说,应该象商汤和周文王那样,以仁爱为怀来处理与邻国的关系。齐宣王对此深为钦服,但又觉得自己喜欢狠斗,恐怕难以达到商汤和周文王那样的境界。为此,孟子指出,大王所说的勇只是小勇而不是大勇。他说,我恳请大王不要喜爱小勇,那种拔出宝剑,圆睁双目说着谁敢上前的人只能是与个别人对敌的小勇。我恳请您把您喜爱的勇加以扩大,达到象周文王那样的大勇,一旦勃然大怒,使天下的人民都得到安全。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也。”


偏正 匹夫,普通人。指不用智谋,单靠个人逞能的勇敢。语出《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孟子·梁惠王下》:“此~,敌一人者也。”△贬义。多用于表现人物有勇无谋方面。→有勇无谋 ↔智勇双全


解释指不用智谋而单凭个人胆量的勇气。

出处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人口,笼络人心,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几年之后,时机成熟,全国百姓斗志高昂,大家纷纷说:“越国的人民爱戴您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们想为父母报仇,臣子们想为君主报仇,哪能不尽心尽力?现在我们请求对吴作战。”勾践于是决定进行复仇战争,他召集民众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怕自己的人数不够,而怕自己人的志向操行缺少受辱报耻的勇气。现在夫差已经有战士十万三千人,都穿着犀牛皮做的高级铠甲,但是他不担心这些士兵没有操行,反而仍担心自己人数不足。我现在就要帮助老天消灭他。”勾践同时宣布作战纪律:“我不需要个人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大家共同进退。进击时要想到奖赏,败退时要想到惩罚,这样就会得到必有的赏赐;如果前进时不听命令,败退时不知耻辱,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由于军队号令严明,斗志昂扬,勾践这次对吴复仇节节胜利。最终,夫差求和不成自杀,吴国就此灭亡。

例句

项羽一声怒吼能吓退千军,但他不能任用贤能、运筹帷幄,所以只能算匹夫之勇。


【词语匹夫之勇】  成语:匹夫之勇汉语词典:匹夫之勇

猜你喜欢

  • 单刀趣入

    见“单刀直入”。宋·道原《景德传灯录·灵祐禅师》:“~,则凡圣尽露真常。”※趣,同“趋”。【词语单刀趣入】  成语:单刀趣入汉语大词典:单刀趣入

  • 伯鸾

    源见“举案齐眉”。贤丈夫的代称。唐刘长卿《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诗:“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词语伯鸾】   汉语大词典:伯鸾

  • 鸿鹄将至

    《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后因以“鸿鹄将至”比喻心思旁骛,另求所得。宋陈亮《谢安比王导论

  • 挽鹿车

    《后汉书.鲍宣妻传》载:东汉鲍宣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宣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将陪嫁服饰,归还娘家,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提瓮出汲,乡邻称之。后以“挽鹿车”

  • 颡泚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也。”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

  • 神州陆沉

    神州:指中国。陆沉:国土沉沦。比喻领土被敌人侵占。桓温(312-373年),字元子,谯国龙元(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晋明帝婿。庚翼死后,继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公元346

  • 淮南方

    《艺文类聚》卷七八引《列仙传》:“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淮南王刘安迷信神仙黄白之事,后遂以“淮南方”为虚幻不实,荒诞

  • 茧瓮

    同“茧大如瓮”。元 谢宗可《咏物诗.纸帐》:“茧瓮有天春不老,瑶台无夜雪生香。”【词语茧瓮】   汉语大词典:茧瓮

  • 单家

    孤单清寒的家庭。《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庶:徐庶。【词语单家】   汉语大词典:单家

  • 刀梦

    同“刀州梦”。宋梅尧臣《送宋明端知成都》诗:“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词语刀梦】   汉语大词典: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