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割酒

割酒

晋.葛洪《神仙传.左慈》:“公闻慈求分杯饮酒,谓当使分先饮,以余与慈耳。而拔道簪以画杯酒,中断,其间相去数寸,即饮半,半与公。”

三国时,左慈在宴席间,当曹公之面能以簪割酒为左右两半,为不饮曹公饮半之余酒,竟有此奇妙之术。虽不真实,却可以解颐。后因用为咏道家筵宴之典。

唐.王维《赠焦道士》诗:“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


【词语割酒】   汉语词典:割酒

猜你喜欢

  • 棘闱

    见“棘院”条。【词语棘闱】   汉语大词典:棘闱

  • 铁门限笔

    源见“铁门限㈠”。指南朝 陈 智永禅师的书体。明王世贞《题凌中丞书〈金刚经〉跋》:“中丞凌公书此经,全用铁门限笔,圆熟有结体,得临池三昧。”【词语铁门限笔】  成语:铁门限笔汉语大词典:铁门限笔

  • 细腰

    源见“楚宫腰”。指女子苗条的身腰。亦借指美女。唐温庭筠《杨柳枝》诗之三:“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细腰。”【词语细腰】   汉语大词典:细腰

  • 日角龙颜

    源见“日角”。龙颜,眉骨隆起。指帝王贵相。《梁书.元帝纪》:“陛下日角龙颜之姿,表于徇齐之日;彤云素气之瑞,基于应物之初。”见“日角龙庭”。《陈书·高祖纪上》:“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词语日

  • 呼霜

    源见“六月飞霜”。指蒙冤呼天。明陈汝元《金莲记.廷谳》:“只图个悬河掉电,准备着呼霜抢地,蝉声吹赭衣。”【词语呼霜】   汉语大词典:呼霜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行:指外出。坐:指在家。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熟语。意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改名换姓。 表示办事堂堂正正,敢于负责。语出元.无名氏《争报恩》一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某宋江哥哥手下第十二个头领,金

  • 大隐隐朝市

    同“大隐金门”。晋 王康琚《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见“大隐朝市”。

  • 潘郎鬓

    源见“潘安白发”。谓头发早白。多借指年华流逝,身心早衰。宋史达祖《齐天乐.白发》词:“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明唐顺之《十五夜旅怀》诗:“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词语潘郎鬓】   汉语大词

  • 玄石

    源见“千日酒”。传说中知酒味的人。晋张协《七命》:“玄石尝其味,仪氏进其法。”【词语玄石】   汉语大词典:玄石

  • 右军

    同“右军鹅”。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又谓鹅为‘右军’,以其好养鹅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只,聊备一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