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询刍”。刍荛:砍柴的人。古代的贤者有疑事请教于樵夫。比喻不耻下问。《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同“班生庐”。唐张九龄《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诗:“林隔王公舆,云迷班氏庐。”【词语班氏庐】 汉语大词典:班氏庐
进一寸而退一尺,比喻所得少而所失者反多。《老子》第六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唐代韩愈《上李侍御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并列 前进一寸,却退后一尺。比喻得不偿失。语本《老子》69章:“不敢进寸而
《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刘”的繁体“劉”由卯、金、刀组成,汉朝皇帝姓刘,因以“金刀”指汉朝。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诗:“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亦泛指刘姓的人。元 刘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后以“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清王士禛《池
源见“中原逐鹿”。比喻国乱无主,群雄纷起争夺政权。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祖龙飞,鹿走中原,尉佗呵,他倚定著摩崖半壁天。”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赵岐注:“颡,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惭,故汗泚泚然出于额也。”后因以“颡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
源见“百年之好”。指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百年之约,不知可肯俯从。”偏正 婚约。清·李渔《蜃中楼·双订》:“小生不揣,要与小姐订~,不知可肯俯从。”△多用于婚姻方面。也作
《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虑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成玄英疏:“无何有,言无有也。莫,无也。谓宽旷无人之处,不问何物,悉皆无有,故曰无何有之乡也。”后多用以指空洞虚幻的境界。宋
同“灞陵醉尉”。清陈维崧《贺新郎.送彭直上下第还邓州》词:“身是陇西猿臂种,家世由来善射。遭几度、蓝田尉骂。”